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高速公路变身生态大道
Eedu.org.cn 作者:刘玉琴 …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23
 

  于2007年9月30日同时建成通车的江苏省宁常高速公路(南京至常州)和镇溧高速公路(镇江至溧阳)分别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上海——洛阳”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上海——西安”高速公路的联络线,长度分别为89.97公里和65.64公里。它们的建成,使江苏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首次突破3500公里,达到3562公里。
  作为建设定位标准都很高的高速公路,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钱国超告诉记者:“宁常高速公路建设之初就提出了‘设计最优、工程最精、环境最美、创新最多的彩色之路、森林大道’的建设目标。镇溧高速公路是要建成代表江苏省‘十一五’高速公路建设最高水平的安全耐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典范之作。从目前来看,它们的目标没有落空。”
  驱车在宁常、镇溧高速公路上,让我们撩开它们的面纱,领略两条新路的生态优先。
  亮点:路在青山绿水间
  地点:茅山隧道
  场景:
  针对茅山山脉南北较高、中间略低的特点,建设者们选择了对山体影响最小的桥隧结合方案。在隧道结构设计中,还对部分超浅埋地区采用\"盖挖法\",此举不仅能降低施工风险,而且减少砍伐树木1350立方米。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刻意保护,今天,当我们沿着宁常高速公路行至句容段时,看到的茅山依然体态完整、丰姿绰约,隧道穿过山坡的地方,四周一片绿竹和松海,仍然是一个\"风景绝佳处\"。
  宁常、镇溧高速公路位于江苏的南部地区,沿线河湖密布,阡陌纵横,有天然的江南水景和田园风光。特别是宁常高速公路,89.97公里长的线路几乎都在青山绿水间蜿蜒。沿途有风光旖旎的卧龙湖,有俊俏秀美的茅山景区,有苏南第二大湖泊滆湖……在这样的地方修高速公路,如何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生态,成为首当其冲的必答题。
  这道题当然难不住江苏的高速公路建设者。早在4年前,他们就首开先河,建成了全国第一条生态、环保、旅游、景观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但那时候,他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供借鉴,宁杭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才提出生态环保的理念。
  宁常、镇溧则不同,两个项目从初步设计开始,从路线走向的选择开始,就把保护环境和生态考虑在内,专门做了道路的景观设计和环保设计。无论从建设理念还是具体措施来看,宁常、镇溧都在宁杭的起点上有了新进步。
  宁常高速公路穿越句容茅山风景区。如果放在以前,这个路段肯定就用爆破开挖了,因为茅山地质结构复杂、围岩软弱,建隧道的难度很大。但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今天,高速公路建设要“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终,宁常高速公路选择了以1628长的超扁平隧道穿越茅山的方案。
  隧道方案已定,设计人员又对最佳穿越路径进行了反复比选。针对茅山山脉南北较高、中间略低的特点,他们选择了对山体影响最小的中线方案,桥隧结合,这样在保护茅山自然环境和山体植被的同时,还尽可能地减少了隧道长度,降低了工程规模。在隧道结构设计中,他们提出对部分超浅埋地区采用“盖挖法”,此举不仅能降低施工风险,而且减少砍伐树木1350立方米。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刻意保护,今天,当人们沿着宁常高速公路行至句容段时,看到的茅山依然体态完整、丰姿绰约,隧道穿过山坡的地方,四周一片绿竹和松海,仍然是一个“风景绝
  佳处”。
  在镇溧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专门制订下发了《施工环境保护手册》,对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提出严格细致的要求。仅以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为例,从后场的沥青拌和,到途中运输,再到现场摊铺,涉及的工序多,投入的人员设备也多,是施工过程容易出现污染的环节。有鉴于此,镇溧高速公路打出了“确保沥青路面零污染”的口号。在设定沥青拌和楼位置时,充分考虑除尘和降噪;在考核路面施工单位时,专门制订路面污染的奖惩指标和整改规定;在工程接近尾声时,避免因为倾倒废料带来二次污染……就在这点点滴滴之间,筑路与环保这一对曾经的“冤家”达成了和解。
  亮点:精心呵护水源地
  地点:滆湖跨湖大桥
  场景:
  在横跨滆湖8公里湖面时,经过多次方案论证,最终为滆湖大桥设计出了上下两层的排水体系,对下雨初期和中后期的桥面积水\"区别对待\"。刚下雨时形成的桥面脏水,通过一层排水系统送到湖心岛上的污水处理站。而当雨水积到一定高度,水已经比较干净时,则从另一套排水系统流进滆湖。
  自西向东,宁常高速公路依次穿越溧水卧龙湖、金坛茅东水库和常州滆湖,这些地方都是环保要求特别高的生态敏感区,其中卧龙湖和茅东水库还是饮用水源地。避免水体污染的关键在哪里?那就是污水截流,让路面、桥面上的污水流不到湖里去!
  宁常高速公路以一座550米长的景观大桥横跨卧龙湖。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现场指挥赵僶介绍说,为避免桥面的雨水、污水直排入湖,卧龙湖大桥上专门建了两套集排水系统:一套排水管设在桥底,通过桥面的吸水孔将水吸入,经管道排到湖外高速公路的路基边沟里;另一套排水槽设在桥侧的防撞护栏边,同样将水引到湖外。建这样复杂的排水设施,虽然要多花几百万元,但从长远发展看,很有必要。
  而在茅东水库,因为一旁建有高速公路服务区,重点是生活污水的处理。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茅山服务区对近在咫尺的茅东水库实现了“零排放”。服务区产生的水全部经过三级泵送排入高处的高速公路边沟,连服务区的空调循环水,都被引入专门开挖的池塘内。
  跨越浩浩滆湖时,宁常高速公路遇到的排水问题更加棘手。原因很简单,宁常横跨滆湖8公里湖面,很难像卧龙湖那样,用管道把桥上的水全部引到湖外。为此,有关部门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认
  为下雨时桥面最初形成的径流比较脏,不能直排入湖的正是这部分水。经过多次方案论证,他们最终为滆湖大桥设计出了上下两层的排水体系,对下雨初期和中后期的桥面积水“区别对待”。刚下雨时形成的桥面脏水,通过一层排水系统送到湖心岛上的污水处理站。而当雨水积到一定高度,水已经比较干净时,则从另一套排水系统流进滆湖。
  同样,在镇溧高速公路上,邻近丹徒取水口的幸福河大桥、邻近溧阳农业渔业用水区的中和特大桥,也都设置了径流收集和引排系统,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力求减轻对水源的影响。
  亮点:围湖取土省资源
  地点:宁常高速公路常州段
  场景:
  在进入常州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着土源紧张、取土困难的问题,建设者们想出了一条\"围湖取土法\"。他们在滆湖圈出17万平方米湖面,抽干水,清掉表层的淤泥,再平均下挖两米深,成功地从湖底取土350万立方米。不仅满足了宁常高速金坛、武进段30多公里道路的建设之需,而且节省耕地接近3000亩。
  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常州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着土源紧张、取土困难的问题。苏南寸土寸金啊,到哪里去找路基填筑所需的土方呢?望着面积仅次于太湖的苏南第二大湖泊——滆湖,建设者们“计上心来”,他们想出了一条“围湖取土法”。
  在与地方有关部门充分协商后,宁常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沿着滆湖的湖岸,筑起数千米长的围堰,圈出17万平方米湖面,抽干水,清掉表层的淤泥,再平均下挖两米深,成功地从湖底取土350万立方米。这350万方土,不仅满足了宁常高速金坛、武进段30多公里道路的建设之需,而且节省耕地接近3000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现在宁常高速已经建成,但滆湖中围湖取土的围堰还没有拆除,为什么呢?省交通厅副厅长、省高指副总指挥钱国超笑着解释说,滆湖的管理部门特别打了招呼,请我们把围堰留下来。因为滆湖虽然面积达到25万亩,但水深却很浅,平均不足1.5米,有的地方水深只有80厘米,本来就急需清淤整治。这次围湖取土,既破解了宁常高速的用土难题,又为滆湖的环境整治做了贡献,可谓一举多得。“这也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的一个典型例证。”
  但高速公路的节约并非一味地“抠门”,而是在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下,综合考虑远期和近期的交通需求,合理控制工程的规模和投资。镇溧高速公路在金坛境内上跨340省道,设置在这里
  的金坛西互通原打算用单喇叭结构。到了施工图设计阶段,得知340省道即将由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预测到车流量将迅猛增长,有关方面果断地将互通的单喇叭改成了双喇叭,增加了上下的匝道数。具体负责这一路段建设的省高指现场指挥黄健说,这样一改,虽然工程造价多出700万元,但给未来交通留下了余地,更有利于互通运行的流畅和安全,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亮点:美观实用更环保
  地点:高速公路排水沟
  场景:
  在宁常、镇溧高速公路,边坡外的排水沟都变得越发\"含蓄\"了,人们再也看不到过去高速公路到处都是浆砌片石的生硬场景,看到的都是满目翠色和柔和的线型。排水沟由传统的矩形边沟改成了\"弧形\"边沟,并且采用了明沟、渗沟、暗沟相结合的立体排水系统。在互通区,排水更是顺应地形,采用坡地漫流、生态边沟汇流、地下排水设施的综合方式,在实用的基础上营造出湿地景观效果。
  生态、环保、创新,是新时期贯穿江苏高速公路建设的3条主线。一条高速公路就是一个创新平台。当我们行驶在畅达的江苏高速路网上,就能分辨出这条新路与那条老路的明显不同,从中体会到筑路理念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先来看防撞护栏。在很多老百姓的眼里,望不到头的银色护栏几乎成了高速公路的标志,它彰显着现代交通的速度感,但也显得隔离和冰冷。在打造宁杭高速公路时,筑路人开始尝试着局部取消防撞护栏,在路基挖方段及低填路段,让花草植被自然地延伸到公路边,增加路与景的融合,而且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一创新之举在宁常、镇溧高速公路得到延续和发展。除了在道路部分更多地放缓边坡、取消护栏外,宁常高速公路还在桥梁、互通部分设计出国内首创的新型护栏。这种钢砼结构的组合式护栏,提高了高速公路的透视性和美观性。
  再看高速公路两边的排水和防护设计。细心的人也许会注意到,在宁常、镇溧高速公路,边坡外的排水沟都变得越发“含蓄”了,人们再也看不到过去高速公路到处都是浆砌片石的生硬场景,看到的都是满目翠色和柔和的线型。排水沟由传统的矩形边沟改成了“弧形”边沟,并且采用了明沟、渗沟、暗沟相结合的立体排水系统。在互通区,排水更是顺应地形,采用坡地漫流、生态边沟汇流、地下排水设施的综合方式,在实用的基础上营造出湿地景观效果。
  宁常高速公路的边坡全部采用生态
  防护,绿化工程在过去的基础上更上台阶,不仅沿高速公路种植了多排景观树木,在隔离栅外,地方政府还种植了50米宽的绿化林带,置身互通和服务区,仿佛进入了小森林,“彩色之路、森林大道”名不虚传。
  而除了这些可见、可感的地方,更多的创新点被“埋”在了宁常、镇溧高速公路的“身板下”。
  过去,江苏省高速公路河塘回填多采用清淤后碎石填筑的方法,这种工艺已经很成熟,但也存在费用高和长期荷载作用后沉降变形的问题。镇溧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开展了《土工编织袋在路基沟塘填筑中的应用》研究,首次将土工编织袋用在高速公路路基的沟塘填筑中,有效控制了路基沉降变形,而且环保效果明显,施工操作简单。针对橡胶沥青能减轻行驶噪声、延长路面寿命等特点,宁常高速推广了这项技术,铺筑橡胶沥青路面28.9公里……
  亮点:彩色之路魅力足
  地点:滆湖、茅山服务区
  场景:
  滆湖服务区横跨高速公路主线,采用了\"伦敦桥\"的设计风格,驾乘者在服务区用餐时,高速公路、跨湖大桥、滆湖美景尽收眼底;茅山服务区与著名的茅山道院相距不远,服务区在设计中吸取了道教文化\"阴阳互生\"、\"道法自然\"的理念,整个建筑群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流线圆弧为造型,依托山水之势,宁静而舒展。
  虽然宁常、镇溧高速公路只是刚刚建成,但其未来“彩色之路、森林大道”的魅力已经在悄然释放。驱车路上,我们基本看不到裸露的泥土,普通路段也至少种有两排树,而在服务区、互通枢纽区域,更有成片的树林和草地……由于对景观生态的高度重视,两条高速公路的绿化工程都提早启动,赶在今年初就基本完成了乔木种植,春天时就基本完成了灌木、草坪的施工。一个夏天过来,许多植物已长得花繁叶茂、郁郁葱葱。因此,两条路通车伊始,绿化效果就出来了。
  有人称赞,高速公路上一座服务区就是一个公园,的确如此。宁常高速公路全线设滆湖、茅山两处服务区,它们风格鲜明,各自以周边独特的环境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展现了人文与景观的和谐。其中,滆湖服务区横跨高速公路主线,采用了“伦敦桥”的设计风格,左右两座塔楼高耸,宏伟而雄奇。这种欧式风格的服务区在全国高速公路上也不多见。驾乘者在服务区用餐时,高速公路、跨湖大桥、滆湖美景尽收眼底。茅山服务区与著名的茅山道院相距不远,服务区在设计中吸取了道教文化“阴阳互生”、“道法自然”的理念,整个建筑群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流线圆弧为造型,依托山水之势,宁静而舒展。
  镇溧高速公路全线设荣炳、长荡湖两处服务区。荣炳服务区采用内置式庭院设计,舒适典雅,置身其中,有清新的家园之感。与它相距26公里的长荡湖服务区,是从完善路网服务功能的角度增设的,服务区内随处可见雕塑小品、金坛剪纸等装饰,突出了地方文化特色。
  两条高速公路上桥梁众多,每座桥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外观设计,取得了“一座桥就是一道亮丽风景”的效果。且不说8公里长的滆湖大桥那连绵磅礴的气势,也不说茅山风景区里桥隧相连的壮观景象,单单是上跨高速公路的跨线桥,就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方山支线上跨桥位于茅山隧道入口前,大胆创新设计和建造了X型拱形独塔双索面斜拉桥,红色的钢管拱塔与白色的横向连接钢管相连,轻盈地吊起钢箱梁桥面,整个外形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彩蝶,与茅山隧道交相辉映,在周围青山绿水的映衬下,美轮美奂。这不仅在国内是首创,而且在国际上可能也绝无仅有。
  镇溧高速公路在全线设置了放马墩、乌振岗和后周3座景观人行天桥,每座桥造型各异,分别是中承式钢管砼拱、单肋钢管砼上承式拱、变截面镰刀形空腹拱结构。它们线条丰富、苍劲有力,展现了路桥工程的力量之美,令人赏心悦目。 [刘玉琴 谢培宁 高杰]

 

[1] [2] 下一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