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环保活动频掀热浪 绿色经济加大马力
Eedu.org.cn 作者:张小青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9
    由公众积极参与的各种环保活动可谓此起彼落;而在新能源领域,几个大的投资动作让人炫目。“战略环评在中国”国际研讨会上传出的声音令人思索,环保总局强化运用综合手段控污则把人们关注环境保护的视野引向深入。
  呼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山东“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启动。据大众日报11月5日报道,从10月31日开始,山东省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启动,重点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青少年行动、企业行动、学校行动、军营行动、政府机构行动、科技与科普行动、农村行动、媒体行动,并创建节约型社区、节能环保家庭、青年节能减排标兵、职工节约环保标兵、节能减排企业家先锋、资源节约先进企业、节约型学校、节约型示范军营、节能环保办公区、节约型村镇。
  河南开展“全民节能从我做起”活动。据大河报11月5日报道,11月3日上午,在绿城广场举行的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普巡回展暨河南省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开幕式上,来自各行各业的4400多名市民代表向全省发出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议书。
  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最近调研了成都水源地污染状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调研报告已经被提交给了成都市水务局。
  江苏省江阴市全民植树掀起“绿色风暴”。据江阴日报11月5日报道,10月底,在徐霞客镇举行的今冬明春全民植树启动仪式掀起了江阴市新一轮绿化高潮,将于今冬明春进行全民义务植树八大绿色工程,确保农村新增绿化面积3万亩以上。看好绿色经济发展前景
  “中国能源结构面临调整,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发展空间巨大。”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5日说,“预计到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将出现小幅下降,而核能、水能、天然气则将出现大幅增加。”对此,中国证券报、网易等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北京日报11月4日报道,2020年前我国沿海地区确定13个核电站备选厂址。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了《核电中长期规划》,2020年以前我国新增投产的2300万千瓦的核电站,主要安排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福建和广西7个沿海省区兴建。到2020年,沿海地区的13个核电厂址容量可以满足运行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的目标。
  经济观察报11月3日称,煤层气开发破冰中联模式,中石油、中石化有望进入。日前,国务院发布第506号令,修改《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在煤层气对外合作专营权由中联煤层气公司专营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公司”。中国煤层气开发对外合作权由中联煤层气公司专营的局面,终于打破。中石油、中石化、山西省等,均有望获得这一资格。
  中石油加盟清洁能源开发,为国内燃料乙醇龙头河南天冠集团的技术升级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据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6日消息,中石油集团收购了河南天冠集团55%股权。天冠集团称,天冠集团的业务与中石油的新能源战略相一致使得双方最终走到一起。中石油的加入,将增强天冠集团新技术开发的实力,对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另据媒体报道,中兴通讯最近决定出资3亿元与其关联公司一起投资设立中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报道称,作为中兴通讯创业员工新的事业平台,能源投资与此前一些运行于中兴通讯公司之外的产业,已经构成以解决创业员工利益为目标的巨大产业体系。
  推重利用综合手段控污
  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2日报道,环保总局再出“重拳”,打击目前环评执行率低和“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违法现象。报道强调:环保总局将调整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即国家按行业发展设置总量,然后按地区去划拨。
  11月3日召开的“战略环评在中国”国际研讨会,受到媒体的关注。新京报11月6日称,战略(规划)环评作为优化产业和区域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的制度手段,是现阶段促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实现科学发展的最有力保障之一。社会各界不能不为之努力。人民网11月6日推出题为“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科学发展离不开战略环评”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7日消息:潘岳呼吁立法破解“规划环评”难题,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孙佑海指出:“最关键的要把各地方的最大的规划——‘五年规划’纳入规划环评中。”上海将首启政策环评。中国信息报11月7日说,环保总局将在全国重点地区和行业开展战略环评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地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能源富集地区、海西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地区以及钢铁、石化、电力、造纸和煤化工等重点行业。中国化工报、成都商报等媒体也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绿色信贷”配套政策将密集出台。据媒体披露,银监会正在制订《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对各银行提出“绿色信贷”的要求,在具体的授信政策上,银监会初步设立了“三个支持、三个不支持”的原则。强调循环用水与保护并重
  新华网11月3日称,我国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水利部的最新成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资源总量减少了12%,北方部分流域周期性的水资源短缺加剧,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日报11月5日推出题为“循环水务: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的报道。关于循环水务的理念,报道指出,所谓循环水务:就是探索和遵循水流动、循环、再生的规律,坚持人水和谐,规范和约束人的治水、用水行为,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全面节约、科学管理、可持续利用。循环水务追求人水和谐,保护利用并重,维护水的健康生命,欲取先保,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北京日报当天还报道:一种被称作“DePAT技术”的水质保障系统计划于明年在圆明园景观水体中投入使用,用于防治水华等水污染。通过半年的试运行,北京青年湖公园水体往年夏季时常暴发的水华现象,今年得到了有效控制。
  新华网河北频道11月4日报道:河北省环保局副局长杨智明说,根据刚刚颁布实施的《河北省重点企业环境监督管理实施方案》,为避免部分污水处理厂成为违法排污的避风港,河北将对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不达标地区实施区域限批。
  南阳日报11月6日报道:11月1日下午,南阳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项目实施工作会议召开。为保护好南水北调库区水质,2006年国务院批复实施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其中近期规划投资69.89亿元,河南省14.97亿元。南阳市13亿元的投资项目将在2010年之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此外,本周媒体还在其他方面作了环境报道。国家生态网11月2日报道:四川生态屏障建设顺利推进;春城晚报近日报道:昆明市教育局称循环使用教材要消毒后才发放;第一财经日报11月7日报道:华能联手七大能源投资巨头70亿开发“绿色煤电”。
  媒体在新时期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通过监督与引导受众,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