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企业不是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但他的设备却是最环保的;作为人大代表,他两次怒指雇来的粪罐车将掏出的化粪池脏物直排市政管线的行为;他求环境意识不求经济代价,花100万元建了四个雨水收集池;买了40个太阳能热水器烧热水,节省了不少电能;他还建了中水系统,利用中水养鱼、浇花。他的意识中始终与环保牵在一起。他就是哈市一家企业的老总、南岗区人大代表张本波。
怒指化粪池脏物直排市政管线
本报近日刊发了《化粪池堵了,咋都说我不管》的报道,其中曝光了哈市南岗房产经营公司房产110的粪罐车将抽出的化粪池脏物直接排到市政管线的情节,而将这一线索提供给记者的,就是张本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环保意识,我虽然不是专业研究环保的,但我十分热爱环保,我之所以将这件事情反映给媒体,是因为我实在不能眼看着哈市的环境被人破坏。”
在张本波的记忆中,第一次请粪罐车清掏院内的化粪池是在2003年。张本波说,“当时我就感觉纳闷,吸满一罐车,出去大约不到10分就回来了。我就跟着他们去了,结果发现他们出去不远就找一个马葫芦井盖挑开,然后将脏物直接排入管线内。回来后我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指责他们的做法,他们一再求我千万不要将这件事张扬出去,否则工作就丢了。2005年第二次清掏,又找了另一家,结果还是一样,没想到第三次他们仍然这么做。”
“《生活报》能将化粪池的问题报道出来,给哈市的环境带来绝对的好处,但有一个遗憾,就是将全市的化粪池进行统一监管,至今政府部门没有拿出一个态度。”张本波告诉记者,“南方许多省市如重庆、南昌出现过多起因为化粪池外溢、堵塞等造成的危害,对此,有些省市已经由政府部门专职负责管理全市的化粪池,哈尔滨虽然没有大面积、集中发生因化粪池导致的危害事件,但是必须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问题集中出现才想起治理。”
张本波告诉记者,他的厂区有两万平方米的绿化带,全部栽上了花草,明年单位的化粪池就不用雇粪罐车清掏了,全部施到绿化带上。
利用太阳能烧水节电
21日的早晨,张本波来到食堂吃早饭。尽管在市区内有豪华的住宅,但张本波依然愿意经常住在单位,“主要是离家太远,有时候在单位住可以发现并及时解决很多问题。”
张本波的企业有1000多工人,一日三餐都需要在食堂吃饭。“1000多人吃饭,你说得用多少水,而要把水烧开,那得用多少电?”张本波发现太阳能热水器是个好东西,于是购买了40个热水器安装在房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