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骁骏 童 政 通讯员 莫慧军
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如何才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此推动产业化发展,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同时,来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的转变。
立足自身优势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2年12月28日,一个年轻的地级市————来宾市诞生了,全市247万人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来宾市建市所在地毕竟是一个小县城,可以说是百业待举,面对起点低、底子薄、发展后劲不足、生态脆弱等问题,年轻的来宾何去何从?
来宾市地处桂中地区,水路、陆路交通通畅,矿藏资源丰富,电力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是广西最大的能源基地,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工业立市’的经济发展思路,找准承接点,乘着东部地区加工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东风加快发展。”来宾市委书记覃瑞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来宾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立足制糖、冶炼、电力三大优势产业,全力推进工业化,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3年10月,广东东糖集团进驻来宾,成为来宾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早的一家大型民营企业。近5年的时间里,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同行业最大的以机制糖、制浆造纸、生物产品为主导的大型糖业集团公司之一。同时,来宾独特的工业格局,吸引了法国北方电力集团、亚洲康密劳有限责任公司、英国糖业集团、广东东莞糖业集团公司等一大批大企业纷纷落户……
短短几年,来宾市建成了以制糖、电力、冶金并驾齐驱的工业体系。来宾制糖产量居广西第二,电力装机容量从2002年的149.4万千瓦增加到现在的335万千瓦,发电能力一直排在广西前列。2006年,来宾市实现工业增加值70.63亿元,比建市时增长152.3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4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16亿元,比建市时的3.21亿元增长372.27%。2006年,来宾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达到1043美元;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增长2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65亿元,增长31.2%,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比2002年建市时翻一番的目标,其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广西前列。
推行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3年,来宾市把城市发展定位为“新型的绿色生态工业城市和区域性商贸中心”,并进行了多方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环境政策、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覃瑞祥对记者说,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只有科学发展才会给来宾这样基础薄弱的城市带来强大的、持续的动力,也只有科学发展,才能让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来宾市是我国重要甘蔗产区之一,甘蔗产值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的47.3%;与甘蔗产业相关的农民约占全市人口的54%。为了将甘蔗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来宾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高附加值、低污染的发展道路。
目前,来宾市成功开发出利用制糖中的废糖蜜生产酒精、废液滤泥生产有机肥、利用废甘蔗渣造纸等工艺技术,从而构筑两条循环产业链:一条是甘蔗—机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制生物肥—回田种蔗;另外一条是甘蔗—机糖—蔗糖—制浆造纸—废液碱回收。两条产业链的形成,使来宾市13家制糖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大减少,工业废水利用率大大提高,制糖汽耗减少10%,标煤降耗约0.4%,平均糖分总收回率提高0.1%。运用“再利用”原则,全市制糖企业利用余热和蔗渣髓发电,初步实现集中治污控污,形成了糖、纸、酒精和生物肥料四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介绍,目前来宾市每年可利用蔗渣相当于40万吨木材,生产出的纸张则相当于7000公顷森林的生产量。
去年,新加坡坤丽生物燃料有限公司与来宾市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将投入1.1亿元在来宾市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电厂将利用来宾甘蔗的蔗叶进行发电,这一项目使用后,有望改变以往蔗区“火烧蔗叶”满地浓烟的状况,实现蔗渣能“造林”,蔗叶能“发电”。
来宾市市长张少康对记者介绍说,对于电力、制糖和冶金三大支柱产业,来宾市一直在加强循环利用,拉长产业链方面进行积极摸索。电力方面,利用冷却水养鱼和煤渣制砖;制糖方面,利用蔗渣造纸、滤渣做有机肥;冶金方面,利用矿渣制作水泥。逐步在全市各产业、企业之间实现了原料与废渣的持续循环利用。在此基础上,来宾积极筹划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区(试点),并被列为广西四个循环经济园区(试点)之一。
从源头治污 变废为宝保环境
来宾曾经一度是一座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较大的城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的1.04%,广西的24.69%,在广西列第一位。
在以前,矿山和电厂的工业垃圾和污染是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堆积如山的煤矸石,不仅占用了矿区400多亩的土地资源,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使农作物减产。合山电厂每天生产4000吨左右的粉煤灰,很少开发利用,不得不占用近2000亩土地建两个灰库,造成煤炭资源及土地资源的双重浪费。
发展离不开资源,但单纯拼资源、拼能源消耗,路是走不通的。来宾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认为,发展经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绝不能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只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来宾市先后在合山市兴建了8台6300千伏安铁合金矿热炉,年产铁合金5万吨左右,经济效益较好,市场前景可观。目前,合山市正着手兴建矸石发电厂,使煤矸石变成生产原料,解决污染及占用土地问题,还可以拉长煤电产业链,增加经济总量。
不仅如此,为了鼓励企业“变废为宝”,来宾市政府对于从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利用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除按国家有关税收政策实行优惠外,还将视其贡献大小给予奖励。为了进一步变废为宝,来宾市根据发电大市的自身条件,利用垃圾焚烧转变为电力。目前该项目已由一家企业实施。项目建成以后,可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并入电网系统,彻底解决来宾市的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大大改善城市环境。
此外,来宾市进一步加大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来宾对全市20多家企业进行挂牌督办,重点对辖区内洗矿点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整治,大部分企业所产生的烟尘、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企业环保运行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