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明令从今年6月1日起,国内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一些市民的担心:超市、商场在塑料购物袋上“跟风涨价”。
对此问题,早报记者昨日在市场走访中了解到,上海商家对该规定的心态正好相反,惟恐收费塑料袋把顾客“吓跑了”。而上海连锁经营协会有关人士则肯定地表示,上海商家借塑料袋牟利“几乎不可能”。
四年前曾计划推出有偿供应
“4年前,当时准备实施有偿使用塑料袋,但超市都担心没有政府部门统一、硬性的标准,加上其他原因,有偿使用塑料袋后来没有推行下去。”昨日,曾参加过4年前有偿使用塑料袋推进工作的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说。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在2003年的一次会议上,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2004年起,上海所有超市将有偿供应塑料袋,并将出台有关收费的配套措施。“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有偿塑料袋制度并没在上海全面铺开。”
超市:价格会很便宜
昨日在接受采访时,上海易初莲花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公关部负责人杨军明确表示,易初莲花塑料购物袋的成本价正在核算中,目前不方便透露,“但价格会很便宜”。
杨军表示,国家对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作出硬性规定是个好事情,“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应支持。”杨军称,依靠塑料购物袋来赚取高额利润不是易初莲花的经营之道,“我们不会从这方面赢利。”
据杨军透露,相关通知下发后,公司在第一时间设计了新的布质环保购物袋,并准备批量生产,“春节前就会在上海20家易初莲花超市上架销售。”
行业协会:担心企业变相不收费
对即将实行的新规,上海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林宪表示,尽管每只塑料袋的定价由企业自己说了算,行业协会不会干预,且各个超市、商场对塑料购物袋的成本核算还没有公布,但以自己的经验来看,上海商家肯定会综合考虑社会、消费者两方面的利益,“不会定价太高将自己‘套牢’”。
林宪说,目前市场都是放开的,如果一家超市的塑料购物袋明显高过其他超市,消费者就会选择其他超市,“我想没有一个商家会因为这点蝇头小利而损害整体利润”。
林宪表示,自己现在担心的反倒是会有企业为吸引消费者而象征性地少收,并变相不收费。“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意见或可操作性强的细则,并加强监管执行的力度。”
相关部门:将阻击违规塑料购物袋
对新规定,本市质监、工商等相关部门昨日表示,将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阻击不合格塑料购物袋在本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据市质监局介绍,从今年1月起,保鲜膜、食品塑料袋、塑料奶瓶、一次性餐具等食品包装、容器产品,必须加贴“QS”标志,否则不允许销售。
“首批纳入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用塑料包装,都是与食品直接接触的产品。目前上海已经有近40家食品包装生产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市质监局表示,今年起将进入无证查处阶段,没有“QS”标志的将不允许销售。
与此同时,市工商局昨日也表示,将根据相关标准和产品质量法对有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