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婷王宝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以书面形式作了《关于上海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上海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市发改委在报告中提到,2007年上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1%和11.7%,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民生保障工作取得成效;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取得进步;世博会筹办全面加快。
报告建议:2008年全市经济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5%,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前两年连续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为确保实现“十一五”目标奠定基础。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左右,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廉租住房累计受益家庭达到5万户左右,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400万平方米左右。
市财政局在报告中提到,2007年本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02.6亿元,同比增长31.4%;全市财政收支执行结余30.1亿元。2007年市本级超收收入206.6亿元,集中用于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建立市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103亿元确保财政投入持续稳定地向改善民生方面重点倾斜。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预算2365亿元,比2007年增长12.5%。本市将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框架,以深化支出管理为重点,加快建立有利于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财政保障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切实增强财政性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加快推进预算执行公开,地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确保政府财力配置倾斜民生改善,确保财政政策有效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