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抗凝冻保民生:贵阳市雪凝灾害见闻录
Eedu.org.cn 作者:周芙蓉、…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5
 

2008年1月26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再次遭遇大面积冰冻灾害,一座连接电网主干线的铁塔因难以承受冰凝重负而被拉断。目前,当地电力部门正在紧急抢修。 新华社发

  贵州冻雨占全国的70%以上

  贵州雪凝天气过程中,雪凝与冻雨交织,带来的危害更大。据贵州省气象台统计,从1月12日到31日,部分地方电线结冰厚度长时间保持在30毫米以上,铜仁地区万山特区高达83毫米。

  气象专家解释说,雨滴与地面或地物、飞机等物相碰而即刻冻结的雨即是冻雨。

2008年1月31日,在贵阳市水口寺一条因雪凝灾害造成的220千伏安输电线路损毁现场,南方电网公司贵州送变电的抢险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架铁塔。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低于0摄氏度的过冷水滴,在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其它地上物后,慢慢延开,排出气泡,当地面温度在零下2到零下4摄氏度之间时,就会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有时边冻边淌,形成一条条冰柱。这种冰层在气象学上又称为"雨凇"。贵州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文继芬说。

  文继芬说,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及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辽宁南部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

2008年1月20日,黔东南州锦屏县电力职工抢修遭受冰冻灾害的电力设施。 新华社发

  气象专家通过多年冻雨观测资料显示,冻雨在贵州出现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占全国的70%以上。历史上贵州冻雨过程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为26天,即1984年1月18日至2月12日,全省有73个气象观测站均出现冻雨天气。

  文继芬说,通过观测,贵州冻雨最大结冰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0.89克,一米就重11.1公斤。"形成密度大,体积重,危害也就越大,"文继芬介绍说,冻雨在地物上冻结并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电话线,严重的会压塌房屋,压断树木、竹子,冻死农作物和蔬菜。由于地面冻结,对交通造成很大影响。飞机在有过冷水滴的云中飞行会使机翼、螺旋桨积冰而造成失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