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专家预测,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按照目前气候变化的趋势,加上经济社会发展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未来这一地区可能更加缺水。
据国家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未来50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和陕西及内蒙古西部在内的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9-2.3℃,由此可能导致冰川面积将比目前减少27%,其中面积2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将基本或完全消失。加上生产和生活用水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至2030年,西北每年约缺水200亿立方米,到2050年可能有所减轻但缺口仍达100亿立方米。
气温升高使西北地区的冰川消融加速、雪线退缩。据甘肃和青海两省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在过去40多年,西北地区冰川面积约减少了1400平方公里,雪线上升了30-60米,直接导致部分内陆河源头来水量显著减少。
持续增温还使西北地区大片湖泊萎缩甚至干涸。1985年,被称为黄河“蓄水池”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湖泊数量还有4077个,如今已锐减至1800个;境内27条黄河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干涸,另有多条河流成了季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