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三网”织绿黄河口
Eedu.org.cn 作者:魏东 李志海    资讯来源:工人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2
    □魏东 李志海 报道
  在广饶县丁庄镇,眼前的景象让记者惊叹不已:贯穿境内的几条主干道和河流两侧,已经成林的百米林带,杨柳依依,绿意盎然。沟渠里、河道中,清流泛波,碧水荡漾。而一块块返绿的麦田边,挖掘机在挥动着巨臂,构筑着沟渠路边的台田,不时有运输车辆拉来一捆捆树苗以备栽种。
  这就是东营正在实施的以农田、路域、水系林网为一体的“三网”绿化工程。
  把黄河三角洲建成绿洲
  东营所处的黄河尾闾,是一片退海之地,成陆时间短,土壤含盐量高,适宜生长的树木种类较少,曾被人们称作是“绿化的禁区”。直到2007年初,全市林木覆盖率仍为11.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4个百分点;林网化率不足13%,干线公路、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的有效绿化率分别为55.9%、30.3%和9.2%。
  面对黄河三角洲的特殊环境,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成了东营市历届党委政府的工作之重。尤其是新时期,国家对东营建设“生态高效经济区”的定位,让东营市的党政领导更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意味着,对东营来说,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绿化问题,而成为一项能够确保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顺利实施的战略选择。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去年年初,东营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在全市实施“三网”绿化工程。
  这是一个覆盖整个东营市国土面积的综合绿化工程,包括农田、水系、路域的林网,缀以经济林、观光林、村庄绿化等等。
  东营市农业局局长、“三网办”主任尚观华告诉记者,“三网”绿化不但和东营的农业开发、土地整理、观光农业等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和正在实施的黄河水城总体建设相辅相成,并与黄河口生态旅游文化相呼应。力争通过5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路域林荫化、水系风景化,从根本上改变东营生态脆弱的状况,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把黄河三角洲建成黄河绿洲。
  为此,东营市确定了明确目标:全市森林拥有总量发展到30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5%,实现林业总产值18亿元以上;建设林网化农田275万亩,林网化农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全部绿化市域内3580公里路域,建设10.5万亩旅游生态观光林,绿化干线道路两侧村庄1568个,发展林果、桑蚕等经济林7.4万亩,发展育苗基地5万亩;全部绿化市域内1458公里水系,配套建设水系路网;建设环城、环镇、环村防护景观林带,推进城镇园林化。
  盐碱地上播新绿
  在东营,人们戏称种棵树比养个孩子还费劲。
  种树难,难就难在土地盐碱化,植树成活率低。“三网”绿化工程本身,正是东营人探索出的在盐碱地上植树的一种绿化模式。路、沟、渠配套进行土地改良,道路、水系、林网综合规划,在路域、农田中构建纵横交错、灌排畅通的水系,可以做到水能流、碱能排、树能活、林成荫。
  东营人把造林当成了一项系统工程。他们请来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帮助制定《黄河三角洲(东营)“三网”绿化综合开发工程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确定后,各个专项规划陆续制定出了详规,指导每个地段、每条道路、每条河渠、每个节点的工程实施。
  在各县区采访,记者看到许多工地正在挖沟掘池构筑台田。“三网办”的同志告诉记者,台田其实就是抬田,把土地抬高到地下水位2.5米以上,这样可有效解决土地盐碱问题。所有开工区段都严格按照规划,采取调运良土、大水压碱、深沟排碱、精选苗木等措施,想尽办法确保所植苗木的成活率。
  垦利县垦利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利用暗管排碱法与沟渠排碱法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地块过宽,不能很好排碱的问题。河口区则探索多种模式,在农业开发台田片进行“上林下渔”种植,在城区利用“生态综合改碱法”进行改碱植树,在城郊利用“风力提水法”改碱,并成立了盐碱地绿化研发中心,进行技术研发,千方百计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吸引各方力量参与
  “三网”绿化需要巨资投入,可钱从哪里来?
  为此,市里设立了“三网”绿化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各级政府都把工程列入财政预算,计划投入20多亿元。各县区乡镇还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
  广饶县大王镇以华泰集团为依托,走政企联合的路子,由华泰集团承包各村成方连片的土地,政府无偿为华泰提供苗木,并按照2元每株的标准进行植树补贴,华泰集团按照政府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独立完成营育林各项任务。
  林地林权是造林绿化的生命线,他们积极探索、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利用荒碱地、废弃地,通过占地补偿、土地置换、土地租赁、树随地走等多种方式,解决林地和耕地的矛盾。对规划的宜林地带,明确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实行“谁绿化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
  灵活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起了广大群众绿化家园的积极性。在丁庄镇王道村,记者见到了全国劳模、村党支部书记王孟梅。今年镇里没有安排他们村搞围村林建设,他们主动请缨,将村周围多年的坑洼废弃地进行整理,全部高标准绿化起来。加上原来村里发展的1000多亩果园,这个村林地接近2000亩。
  广饶李鹊镇太一村农民李永增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栽种了速生杨,在林下建起了养鸭大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3亩地种了1000多棵树,按现在木材市场走势,4年后轮伐,加上每年每亩政府给的600元补助,这样算下来,种一年顶过去3年。林下散养鸭子,一批5200只合同鸭出栏后,就能赚1万多块钱。”
  一片片新绿正在黄河三角洲上蔓延。勤劳的东营人已经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辛勤的汗水必将浇灌出绿色的明天。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