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昔日"城市之肾"如今已成旱田 长岭湖濒临消失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昔日"城市之肾"如今已成旱田 长岭湖濒临消失
作者:叶滨 刘述…    资讯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5

  东北网9月5日电 “高考”、“长岭湖”,两个本不相关的名词,由于上世纪90年代省招生办将高考录取办公点设在这里,而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避暑休闲胜地,长岭湖曾被人这样描述:“芦苇丛生,水波荡漾,此起彼伏,浩瀚无际,景色颇为壮观,极具江南水乡特色。整个景区水面清澈,放眼所及之处绿色苍茫……”时隔经年,如今的长岭湖已风光不再,湿地的命运岌岌可危。记者多次调查发现,现在的长岭湖同规划中要还原的历史原貌有着极大的差别,长岭湖湿地景观眼下已成为老哈尔滨人的一个记忆。这块位于哈市西南方且距哈市最近的“城市之肾”,其生态状况已被人为破坏得千疮百孔。

  长岭湖正处在生死攸关的路口。

  破坏之象——

  水面消失湿地减少

  庄稼大面积覆盖湖底

  近几年的长岭湖变了!大面积的水面消失不见,湿地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生态功能已无法发挥。

  8月的长岭湖原本是旅游旺季,而今年8月的长岭湖却不见游人的身影。记者近日来到长岭湖西岸,看到长青饭店店主魏峰正躺在竹椅上读当天的报纸。随着长岭湖的干涸,3年来,他的生意由浪尖跌入了谷底。他对记者说:“现在一个星期能赚上500元就不错了,要不是用自己家的房子,早关门了。”记者看到,与魏家相邻的几家饭店都冷冷清清。魏峰告诉记者,他的饭店开了10多年,4年前长岭湖里有水的时候,只要一到暑期,湖边上的这10多家饭店都家家爆满,每天招待100多桌那是常事。现在大家就盼着长岭湖早些有水,否则明年肯定得关门。

  站在湖堤向东望去,近3平方公里的湖区,大部分都被葱茏的庄稼所覆盖。记者乘车沿湖南侧的沙石路向东行驶1公里多,过了一道坝及王万铁路桥,来到长岭湖的东湖区。只见湖底一些相连的大坑裸露着,3辆农用车停在湖底,几个农民工打扮的人正挥着锹向车里装土。据知情人透露,这些人挖土卖给砖厂烧砖,每车土的价格是10元钱。放眼望去,湖北侧堤坝上的植被也已遭破坏,裸露的黄土清晰可见。在湖边上,记者见到了在此工作多年的长岭湖渔场职工徐学惠。他告诉记者,自从2003年湖水干了以后,这里的游客就急剧减少,有的企业和个人还擅自到这里挖土出售,农场职工不得已便在湖底种上庄稼,为的是不让湖底遭到更多的破坏。他们期待有关部门能重新注水,恢复这片湿地。

  枯竭溯源——

  持续干旱未得到补充

  人为开采等破坏加剧

  长岭湖渔场刘场长对记者说,长岭湖水源主要靠自然流入、引松花江水补充和抽电井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导致湖水下渗,原有24眼机井有的已经采不出水来,再加上蒸发严重,湖面日渐干枯。渔场和承包水面的职工曾多次找灌溉部门协商补水问题,但困难重重,主要是成本问题。要想每年确保湖面丰盈,需要几十万元,开支太大。同时,近年来湖区周围基建工程增多,修路叠坝,使得地表径流的自然来水也彻底没了。

  在采访中,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和市水务部门的水资源专家,还有市环保系统的人士对造成长岭湖现状的诸多原因进行了分析:

  ——近年来持续干旱,降雨量偏少,大量蒸发和渗漏得不到及时补充,致使湖水水位下降,湖面逐年萎缩。

  ——受城市不断发展扩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周边地区公路、铁路建设及房屋开发的影响,原有的天然径流形成和汇入通道被人为阻断,无法正常汇流以形成天然湖泊。此外,附近地区湿地开垦为耕地也加速了这种破坏。至2004年,长岭湖完全干涸,曾经在周边地区的上万亩湿地基本上都被垦成了旱田。

  ——该地区渔业和种植业,特别是渔业用水过度依赖于开采地下水,更加剧了这种破坏的发展。原来的长岭湖地区发展渔业依赖的另一主要水源是万家灌区水田灌溉后产生的排水。但由于该灌区年久失修、效益下降、郊区农民水改旱等多种因素,造成地表水水量无法满足渔业生产大量用水需求,只能过度依赖地下水,造成该地区地下漏斗逐年加大,地下水位骤减。

  ——人类活动增加,致使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重,大量泥沙排入湖中不能及时清淤,更致使湖底逐年抬高,淤积加速。

  生死抉择——

  尽早补水减少损失

  恢复湿地生态功能

  据有关部门估算,原来湖里还有水时,每年花二十几万元就可以维持湖水的正常水位,而现在的枯湖,要是进行补水并达到正常水位,则需要几百万元。

  一位热心于环境保护的市民说,补水就可以拯救一处城市的湿地,并不是一件难事。现在的成本是几百万元,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随着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当湿地环境彻底因人为因素而改变,到时再想补救,成本会更大,而且有些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长岭湖渔场的职工认为,近几年来,种种破坏虽令长岭湖陷入绝境,但并没有到积重难返的地步,拯救城市湿地刻不容缓,行动越早损失越小。

  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于润波认为,随着群力新区的开发,这块城市湿地离哈市更加迫近。长岭湖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气温、维持生物多样性、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等生态系统功能,还能够为人类提供钓鱼等娱乐活动,同时具有美学、生态研究等价值。其功能应该且迫切需要恢复。

  拯救之声——

  尽快建立并完善

  湿地恢复系列措施

  面对长岭湖每况愈下的生态环境,一些市民和环保人士都有痛惜之感。许多人为拯救长岭湖,独立做了多次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一些市民认为,应尽快对该地区进行保护,禁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及时作出全面科学规划,合理定位、综合治理;尽快想办法恢复湖面,防止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一些专家也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长远和近期供水规划,早日实现向湖内、进而向湿地持续供水,尽量疏通原有汇流通道,坚决禁止开采地下水。考虑到目前的缺水状况,应尽量依托临近的松花江和现有的万家灌区供水渠道,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提水入湖进行生态补水。在枯水季节和非灌溉期利用松花江水补水,在松花江洪水期利用洪水资源补水,以保障足够水量,尽快恢复该地区的生态资源。

  有环境保护人士认为,长岭湖的问题是管理体制问题。治理的根本,在于建立一个长期统一管理的机构和管理办法,仅靠补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哈尔滨市湿地保护“十一五”规划中,长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为重点。哈尔滨市湿地保护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哈尔滨市需要建立湿地恢复系列措施,首先就是湿地生态补水工程,对长岭湖这类正面临着灭顶之灾的湿地保护区积极开展湿地生态补水;同时还要配套建设湿地生态水源补给泵站,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开展生态林建设;停止开垦沼泽湿地;还可以将长岭湖湿地建设成城市湿地公园示范园区,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海:重点关注能源水资源
    广东实施湿地保护条例 汕头湿
    长垣湿地千只白鹭安家
    成都规划八大湿地让气候更"滋
    25万公顷湿地生机盎然 宁夏
    广东将实施保护湿地条例 禁
    东北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
    中国今年将投入5亿元保护湿地
    我国湖泊即将 进行全面“体检
    130多位专家建议书:呼吁对我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