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资讯正文 | ![]() ![]() |
|
||||||||
中国科学家:喜马拉雅冰川的存在将抑制全球气候升温 | ||||||||
作者:全晓书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17 | ||||||||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教授16日指出,全球近2000万平方公里的冰川和更大面积海洋的存在将会抑制全球气候无节制地升温。 张文敬教授是中国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国际综合科学考察队的首席科学家,常年从事冰川研究。科考队于15日从西藏首府拉萨出发,将在喜马拉雅山南北两坡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对比考察,内容涉及自然地理、地貌、地质、冰川、植物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张教授指出,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有权威专家预测在50年内喜马拉雅山脉现代冰川将会消融殆尽,中国也有学者预测,在2020年左右,中国西部的冰川将融化殆尽。就目前趋势看,上述预测显然过于悲观。据张教授介绍,冰川的发育和生存既要具备必要的低温,也要有丰沛的固态降水。 “低温一是取决于地理纬度,二是取决于海拔高度,三是取决于气候的变化。纬度(比如南、北两极)和海拔高度(比如喜马拉雅山5000米以上地区)基本上处于恒定状态。降水量在多年状态下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冰川的变化关键在于全球大气候的总体变化。”张教授说。 他指出,冰川有三大功能:首先,冰川是资源,是在一定时间范围之内的淡水储备资源;其次,冰川是气候变化比较灵敏的监测器;第三,冰川也是气候变化的调节器。 “目前,全球冰川不同程度的退缩、减薄的变化正在加剧,这反映了气温上升、气候变暖的确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张教授说。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2005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的速度正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速,现在这一地区的冰川正在以平均每年10米至15米的速度后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青藏高原的冰川后退消融速度快于20世纪的任何一个时期,这一地区的湿地已呈现出了退缩的趋势,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流补给水源减少。 这份报告指出,喜马拉雅地区冰川的迅速消融导致的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明显的影响。中国、印度和尼泊尔将直接面临缺水的威胁。 但是,张教授指出,不应对气候变化趋势持过于悲观的态度。“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冰川面积的减少,而新的冰川退缩迹地的出现将有利于新的植物群落的演替跟进。” “同时,冰川的融化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冰川的温度提高一摄氏度,需要的热量相对较少,但是零摄氏度的冰变成摄氏零度的水,则需要消耗80倍的热量,相当于80大卡的热量,这可以抵消气温的上升。”张教授说。 “所以,冰川加速融化到一定程度,势必限制气温更大幅度的升高。同时,与冰川为伍共同调节气温不至于无限制上升的还有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水体。气候变暖导致的洋面蒸发同样将消耗大量的热量。”张教授说。 不过,他也指出,这并不等于人类可以放任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冰川是该地区人民长期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冰川对冬夏气温的调节以及融水补给是喜马拉雅山南北两坡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证。冰川退缩将会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此次科考,我们要具体研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喜马拉雅冰川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会对青藏高原各大河流的补给产生什么影响。”张教授说。珠穆朗玛峰上的绒布冰川就是本次科考的内容之一。 新华网 2006年10月17日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冰川的存在将抑制全球气候无 甲烷对全球气候构成威胁 冰川退缩泥沙增加威胁长江源 过度砍伐将导致喜马拉雅森林 地球故事之冰川断裂:地球的 明永冰川连发两次雪崩 专家 全球变暖致珠峰冰川消融 珠峰科考发现:珠峰北坡冰川 各国启动世界水日十年计划, 青藏高原冰川逐年退缩 将影响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