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外传真 >> 资讯正文 | ![]() ![]() |
|
||||||||
2048年世界海产面临全面崩溃 | ||||||||
作者:石帅 资讯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3 | ||||||||
如果继续破坏鱼类栖息环境和过渡捕捞,到2048年世界上的鱼类和海产品的将彻底崩溃,导致人类食品不足。 根据上世纪和1000多年的历史记录,研究者们发现,海洋鱼类、贝类、鸟类和植被以及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29%的物种已经灭绝。 这种局面如果持续到未来,科学家们估算到2048年所有物种都将“崩溃”有研究者给出的“崩溃”的具体定义是“最高的捕鱼量下降90%”。 “这适用于所有的物种,从贝类、蛤类到金枪鱼和旗鱼”,这项研究的领导者鲍里斯?沃姆(Boris Worm)说,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海洋哺乳动物,包括海豹,虎鲸和海豚,也会受到影响。 “无论是潮汐池还是整个世界的海洋,都将呈现出同样的景象”,沃姆表示,在物种的损失中,我们会失去生产力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感到震惊和不安的是如何调和这一超出想象的趋势。 当海洋物种崩溃,会导致海洋自身能力变弱,很难自我恢复,就像气候变化一样,沃姆表示,过渡捕捞和栖息地的破坏是导致海洋物种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使得海洋在气候变化、污染和过度开发的影响下恢复能力下降。 沃姆把海洋多样性环境比作多样性的投资组合。海洋里的多种物种,正如不同种类的投资一样,“这样能够分散风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我们正在失去很多种类的股票组合,我们正在失去生产力和稳定性。由于失去稳定性,海洋正在失去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这个研究表明,到2050年我们就没有几个能养殖的鱼种了。” 《科学》杂志的编辑安德鲁·萨登(Andrew Sugden)告诉记者,“这个工作也显示,亡羊补牢还不太晚。” 帮助生态枯竭的地区重建海洋生物保护区和禁鱼区势在必行,沃姆和他的研究者们说,沿海的生态系统是最容易遭受到物种入侵、爆发疾病,海水泛滥和有害的藻类蔓延的。 某些种类的水产业,例如中国传统的鲤鱼养殖是用蔬菜废料喂养的,科学家的分析显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可是发展食肉的鱼类养殖的效益就会下降。(石帅)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2048年世界海产面临全面崩溃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