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外传真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英主播回忆“绿色上一代”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英主播回忆“绿色上一代”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8
    英国财政部经济学专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发表报告称,气候变暖将引发全球“灾难性”的经济衰退。

    这篇掷地有声的报告近日在英国人中掀起反思浪潮,其中就包括英国广播公司著名时政新闻主播约翰·汉弗莱斯。今年63岁的汉弗莱斯日前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撰文回忆父辈的“绿色”生活方式,试图从中寻求解决气候变暖之道。

    “绿色”童年

    他们没有汽车,也没坐过飞机。他们只坐公共汽车或火车出门。只有行李太重时,他们才会偶尔坐出租车,每年不过一两次。

    他们从不在大型超市购物,也不买价格不菲的反季水果。他们从不在1月吃草莓。他们食用的蔬菜都产自自家后花园或菜地,其他食物也是从本地商店购得。

    他们根本不需要分类垃圾桶,因为实在没多少垃圾可扔。女人都有专用的购物袋,却看不见成堆的塑料袋。人们通常只买瓶装牛奶,用过的瓶子洗干净后,还要还给卖家。削掉的土豆皮和烂菜叶被用作天然肥料。厨余垃圾就更不存在。要知道,变质面包完全可以做成可口的面包布丁,剩菜与煎鸡蛋或煎火腿重新搭配一下就是再好不过的午餐。

    他们离开房间就随手关灯。他们没有空调,而且通常只在一座房子的一个房间内生火取暖。

    以上的“他们”并不是当今社会中崇尚节能环保的时尚一族,而是约翰·汉弗莱斯回忆中的父母。以上片断其实就是50年前英国蓝领家庭的生活缩影。

    与现在不同的是,他们不会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别,更不会特意给它冠以一个形容词——环保。在他们那个年代,“绿色”一词还仅仅代表一种颜色。

    消费时代

    汉弗莱斯回忆说,父辈选择这种在今天看来相当时尚的“绿色”生活,是因为贫穷令他们别无选择。

    他们也不想穿“苦行衣”自虐。乡下的老辈人对汉弗莱斯讲述过,为抵御秋天的寒冷,他们不得不把鹅脂缝进束胸马甲,直到春天到来。这种办法称得上自然、环保,只是味道令人不敢恭维。

    当洗衣机的价格下降到工薪阶层也可接受时,汉弗莱斯的父亲立刻买来一台送给妻子。用上洗衣机的母亲对过去的辛劳没有丝毫留恋——多少次,她都在滂沱大雨中洗一家人的衣服,指尖到肘部都沾满肥皂泡。同样,等积蓄刚好够买电冰箱时,他们也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台。

    不过,生活在改变,不变的是他们对浪费的坚决抵制。汉弗莱斯回忆说,父辈已将浪费上升为道德问题。勤俭节约、杜绝浪费,就是这些工薪阶层家庭代代相传的“传家宝”。

    1970年,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提出,消费已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消费社会”就此诞生。在信用卡的帮助下,工薪阶层终于可以不必等到存够钱再去买心仪的商品。

    即便如此,在汉弗莱斯眼中,父辈依然只肯买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这种做法,或许与如今盛行的消费观差别不小。

    “如果说,以前的政府会对人们花钱买华而不实的东西却不用于储蓄而大发雷霆,”汉弗莱斯写道,“那么现在的政府或许会因人们突然停止消费而惊出一身冷汗。”

    这或许就是时代的变迁。汉弗莱斯认为,现代社会中不少人的理念就是,即使旧手机工作正常,可如果不换成最新款,如何在人前昂首挺胸?

 

[1] [2] 下一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抵御全球气候变暖 联合国呼
    气候变暖将抵消东非经济发展
    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
    如果气候 继续变暖
    气候变暖影响喜马拉雅生态环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长江将
    世行报告称气候变暖已对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灾情频发(
    倡导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
    气候变暖 北大西洋北极圈附近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