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外传真 >> 资讯正文 | ![]() ![]() |
|
||||||||
非洲九国将就共享尼罗河流域水资源达成初步协定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雅龙 资讯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8 | ||||||||
据yahoo网站2006年12月25日报道,经过三年的非公开对话,非洲9个国家平静地达成一项共同管理尼罗河水域的初步协定,这是一项自从法老王朝以来未涉及尼罗河流域土地的协议。 官方消息称,一次期待以久的各国水利部长会议将于下月召开,并提出一项初步协定。埃及谈判代表阿博代尔•法塔•米塔维在开罗称,“我希望我们将达到非常好的结果,但我不能对它作出保证。”此次会议可能在开罗召开。这样的一项协定将纠正一个殖民地时期的错误,即它只允许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供埃及和苏丹灌溉之用,而坚决地拒绝将该河流的水用于乌干达及其上游的国家。 做为促进尼罗河流域国家间联合行动的一个保护性的办公室,尼罗河流域计划办公室的戈登•牟姆博称,大自然可能正在逼迫各国政治领导人妥协。干旱和酷热已降低了附近维多利亚湖的水位,该湖向北分出的一条支流是尼罗河4000英里曲流的源头--从这个热带植丛和鳄鱼聚集地区到埃及和地中海的需骆驼穿越的沙漠地区。 区域项目负责人牟姆博称,“一个最大的现实是维多利亚湖向尼罗河流域提供的水是有限的。现在的问题是人们怎样在现在和将来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管理好这些水。”例如,这项长期计划有望实现从灌溉中部非洲作物养活埃及到埃塞俄比亚筑坝为该地区提供水力发电。 甚至在几千年以前,埃及的法老帝国试图向南推行其制度,以保证没有人会阻碍他们的尼罗河生命线。当几乎所有埃及的用水都来自于这条河流时,今天争论的主要根源在于1929年条约以及1959年的补充协定,这些都保证89%的河流属于埃及和苏丹,禁止河流上流的人们在未经埃及批准的前提下修建可能减少河流量的灌溉设施或其他项目。甚至在今天,埃及仍坚持在乌干达派驻河流巡查员。 那份最初的条约是由埃及与肯尼亚、乌干达以及坦桑尼亚的殖民统治者英国经谈判签署的。现在,这些国家已经独立,并居于该河流的白色尼罗河(White Nile)支流的上游。伦敦仍想要在埃及的英国棉花种植园的用水得到保证。 乌干达水利部长玛丽亚•牟塔加姆巴称,“他们只照顾那些知道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人。我们并没有被纳入他们的考虑当中。现在我们是独立的国家,我们能够坐上谈判桌与他们进行谈判。” 1929年条约并没有包括蓝色尼罗河的源头,独立自主的埃塞俄比亚,蓝色尼罗河和白色尼罗河在苏丹会合。但由于埃塞俄比亚的极度贫困以及埃及的外交压力和军事威胁都使该国不能分享尼罗河的水域。此外,最初的借贷者世界银行也控制着一些未经他们批准可能损害下游国家利益的融资项目。 埃塞俄比亚谈判代表特费拉•贝叶纳从亚的斯亚贝巴打来电话称,“对我们来说,财政实力是一个问题。我们希望这项协定可以免除一些这方面的限制。” 尼罗河流域国家间的该协定同样包括卢旺达、布隆迪以及刚果等国内拥有一些远距尼罗河资源的国家,这项协定并没有分配河流的份额,但它形成了一些原则,即平等对话和建立一个以后处理细节问题的9国委员会。 达在共识的条件是给予埃及一项否决权,米塔维称这将保护他的国家现有的每年拥有1.9万亿立方英尺的用水权力。他称,如果从今天开始减少浪费和不要建造低劣的雨水贮水池,我们还是有可能得到大量水供应的。他称,“这样的问题属于管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 通过埃及技术协助、贸易交易以及其他区域性解决办法,谈判代表集中于发展一种使多数国家受益的“双赢”计划。乌干达牟塔加姆巴称,“埃及可以选择雨水丰富的地区种植柑桔,而不是选择他们不得不灌溉每寸土地的地方进行种植。” 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的工程师提出另一种可能性:用在埃塞俄比亚较冷的丘陵地带建立一个浪费更少的蓄水池来替代一个会蒸发掉大量水的沙漠蓄水池,埃及的纳赛尔湖。在一项更重大的蓝图中,计划者认为可以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一个拦水坝来为该地区提供水力发电。 然而,虽然拥有一项框架协定,但前面的路仍不明朗。尼罗河流域计划办公室的牟姆博称,“可行性研究工作已经展开,但财政支持还没有到位。” 尼罗河外交政策的一位观察员,开罗政治学者沙里夫S•爱尔牟萨称,其他的一些东西也正在流失。他称,“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之间根据不存在某种信任,比如当你还不可能确保埃塞俄比亚不会将它用于其他目的时,就说‘好的,建造拦水坝来提供水力发电’”。随着水资源需求的提升而其总量却不断地减少,信任可能很快将面临新的挑战。 联合国专家认为尼罗河流域的人口可能在本世纪中期将增加一倍。与此同时,联合国气候生物学家称,计算机的分析显示全球变暖已造成尼罗河流量减少了40%。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缺水大省山西谋划水资源匮乏 西部干旱地区地下藏着“水库 我国流域水资源评价达到国际 黄河流域地下水蓄水量减少 新丰江水资源有偿使用是有益 德国 雨水利用绝招多 黄河水资源污染不容乐观 第 北京未来5年人口超载300万 面 致富“金豆豆”污染生态“救 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成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