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外传真 >> 资讯正文 | ![]() ![]() |
|
||||||||
勾勒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图景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0 | ||||||||
4月6日,IPCC在布鲁塞尔发布了其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卷《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勾勒出气候变化给全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图景。报告警告:受水资源短缺影响的人数将从千百万上升到数十亿,部分国家粮食产量可能减半,上亿人将面临饥饿的威胁,每年将新增数百万人受海岸洪水侵害。而这些灾害性后果最大的受害者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群。 在过去50年里,中国的平均气温升高幅度达到1.1摄氏度,升温速度比全球或北半球同期速度都要快。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海岸带、公共健康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近年来,中国每年干旱、洪水、台风等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至3000亿元人民币,超过全国GDP的1%。IPCC报告第二卷指出,在亚洲的一些大江大河三角洲地区,人们会面临海水上涨、风暴潮和河流洪水的风险。 报告中还提到“对亚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粮食不足的风险非常高”,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对中国农业可能遭受的影响特别忧虑:“根据我国早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受气候变化影响,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至10%,这个减产程度相当于湖南湖北这两个传统农业大省颗粒无收。” 4月9日,绿色和平邀请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主要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林而达与第三工作组主要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家华探讨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林而达表示,第二卷报告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未来将给自然和人类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并就如何减少这些影响提供政策建议。由于报告内容涉及诸多敏感因素,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环保团体的多名官员、专家和观察员们一直在报告最后文本的措词上争执不下。他认为,目前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是现实的、多方面的,为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到2030年中国农业每年要多生产3000万~5000万吨粮食。潘家华认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今年2月在巴黎发布的IPCC报告第一卷《科学基础》指出,过去半个世纪观测到的气候变化有超过90%的可能性是由人类行为特别是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引起的,并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最高可达6.4摄氏度。 面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亟须及时采取广泛的措施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并增强适应能力。但是如IPCC报告所指出的,单有适应措施还不够,“只有减缓与适应措施相结合的一揽子方案才能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对气候变化所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按照目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不断飙升的速度,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中国最快将在2009年超过美国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我们时间不多,但仍有胜算。”李雁呼吁道:“若现在就行动起来,在加强适应能力的同时,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提高能效,我们仍然可以避免最严峻的后果。”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海洋酸性增强威胁生物 科技部解读《气候变化国家评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报 联合国4月6日发布政府间气候 强化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六部门公布评估报告:气候变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 气候变化影响瑞士经济 英经济学家:气候变化可能损 气候变化提速绿色发展模式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