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拯救地球的最后防线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25
 

  利用大量含盐冰块为北极水域补充盐分,使用隔热毯将冰川包裹起来阻止融化。乍听起来,这些创意近乎荒诞。但很多科学家正将目光投向这些应变计划,用以对抗气候改变造成的不利影响。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网站近日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怪招”将成为挽救地球的最后一道防线。

  1.给海水降温“驯服”暴风

  作用:依靠100多万个“吸管”打败飓风

  实施地点:墨西哥湾

  所需成本:50亿美元

  气候变化导致海水升温,温暖的海洋加速了飓风的形成,飓风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便是,从海洋表面被加热的湿气中吸收能量。一些科学家警告说,随着海水温度继续上升,风暴将更加可怕。

  美国新墨西哥州发明家菲尔·克希尔希望,在墨西哥湾放置160万个可帮助海水降温的抽水机,并把它们固定在海底。整个过程需要4个月时间,大约要动用100艘驳船和50亿美元资金。一旦“部署”到位,1600公里长的海水冷却装置编队将随时待命,无论风暴何时开始酝酿,均出面“干涉”。

  克希尔将在近期带着他的10个专用抽水机前往百慕大群岛,尝试冷却0.65平方公里左右的海域。抽水机圆筒的顶端将加盖浮标,每一次有波浪经过时便会上下浮动,为抽水机提供动力,以便将海洋深处的冷水抽上来。很显然,更大的波浪将意味着更大程度上的冷却,而大波浪往往会在飓风之前出现。克希尔说:“我们只需在必要时为海水降温,也就是发现有飓风形成的时候。”

  克希尔的研究模型显示,即使表面海水温度降低0.5摄氏度,飓风的可怕程度便会降低5%。克希尔说,如果风速能够从每小时120英里(约193公里)降至每小时110英里(约177公里),给人类造成的损失会降低23%。

  2.向北极“输入”大块盐冰

  作用:盐冰可帮助维持洋流正常循环

  实施地点:格陵兰岛附近

  所需成本:500亿美元

  北极冰川正加速融化,淡水的注入对海洋盐分产生了稀释作用,海水密度减小,海平面上升,从热带远道而来的洋流也会被削弱。而洋流通过转移热量的方式影响着全球气候平衡,科学家预测,如这些洋流速度大幅减缓,或突然“刹车”,势必产生严重后果:海洋生物将大量死亡,渔业面临毁灭性打击;北欧地区将急剧降温,甚至重新进入“冰河时代”。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工程师彼得·费林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可在洋流运动速度减缓时为它们提供一股推动力。根据他的设想,8000艘造冰船将驶入北极,制造一块相当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小的盐冰。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造冰船将在秋季驶入格陵兰岛海岸。在温度低于-10摄氏度的时候,造冰船上的风力抽水机将在现有大块浮冰(浮冰群)的头顶上降一场盐水雨,从而制造新的盐冰层。春季来临时,造冰船将向新形成的含盐浮冰群喷射更多的水,等盐冰融化后,高密度的冷盐水将沉入大洋深处。其结果是:海平面下降,热带来的洋流可加速涌入,从而维持这一热量和水流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

  3.自动化种植“超级树”

  作用:代替雨林提供木材

  实施地点:雨林

  所需成本:每平方英里(约2.59平方公里)12万美元

  世界上的雨林面积每天减少4万公顷,同时还有多达100种物种灭绝。单是亚马逊河流域每年就失掉1万平方英里(约2.59万平方公里)雨林,专家预测雨林可能在2050年从地球上消失。但雨林是极为重要的自然宝库:世界上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物种有半数出自雨林,所有医药用品中也有25%的制造原料来源于此。

  时下,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生物技术公司“ArborGen”正在进行一项研究,主要帮助农户在小面积土地上大量种植树木,所用的土地面积仅有当前所需的5%。此外,它也能够遏制为获得木材而砍伐当地雨林树木的做法。为节省“超级树”的种植成本,ArborGen计划在完全自动化的“造树工厂”培育由专业人员“设计”的树苗。他们已开始设计机器人,从而将移植和测试树苗的全过程实现自动化。

  4.“人造湿地”会成“生物天堂”

  作用:挽救海岸湿地,清理被污染水道

  实施地点:海岸地区

  所需成本:每平方英里(约2.59平方公里)岛屿8亿美元

  湿地面积正迅速减少。农作物和高楼大厦迅速“入侵”湿地,当然污染和海平面上升也要为湿地的“退场”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质,增加了周围地区被洪水覆盖的可能性,成为导致很多物种灭绝的一大“恶魔”。

  利用可循环使用的塑料和泡沫、特殊植被等打造由篮球场大小的岛屿构成的“群岛”,并让它们漂浮在天然湿地一度“繁荣”的地区。

  作为模仿天然湿地的第一步,美国发明家布鲁斯·卡尼纳利用聚合物打造网层,使用粘性泡沫将网层粘合在一起,同时铺上草皮和湿地植被。卡尼纳所用的植物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们能够吸引昆虫、青蛙、水禽、海狸或者任何生活在湿地的野生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植物的根会通过塑料母体在水下“结网”。微生物将依附在聚合纤维上,同时为根部系统拓展“殖民地”,进而形成一个由生物膜构建的粘性层,并最终达到净化和氧化水质的目的。

  卡尼纳把他的人造湿地称之为“生物天堂”,这种人造生态系统大约有3000个组成部分,正发挥着湿地的作用。

  5.给冰川披上隔热毯

  作用:阻止冰川融化

  实施地点:瑞士阿尔卑斯山

  所需成本:每平方英里(约2.59平方公里)1200万美元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库,其覆盖的区域相当于整个南美洲。但它们正在融化,预计到2050年,阿尔卑斯山将失掉3/4的冰川,到本世纪末,这里的所有冰川将不复存在。

  使用足球场大小的人造隔热毯将冰川包裹起来,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瑞士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度假胜地正上演着这一幕。已有12家度假胜地将目光投向当地的纺织公司Fritz Landolt,希望以此来阻止冰川融化。Fritz Landolt 制造的隔热毯名为“冰川保护者”,是一种坚韧而重量轻的双层合成物——顶层为聚酯,可以反射紫外线;底层为用于制作军服和汽车零部件的聚丙烯,可以阻止热量进入。在为冰川披上“保护者”之后,顶部的雪层以及底部的永冻冰便不会在夏季来临时融化。

  2005年,针对不断“萎缩”的瑞士格胜冰川的一次小规模测试,获得巨大成功:两年来,被隔热毯覆盖的区域融化的速度比周围降低了80%。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