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ww.eurekalert.org网站2007年9月24日报道,拥有315个金融机构投资者,资产管理超过41万亿的“碳排放披露计划”(CDP)发布其第5个全球年度报告。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法人团体将就气候变化对股本价值的影响提供最多、最全面的策略数据资料。
“碳排放披露计划”同时还发布了气候披露领先指数(CDLI)。对于全球正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公司来说,这是一项久负盛名的荣誉。气候披露领先指数由68家英国金融时报推评全球500家最大企业组成(FT500),将展示它们在接受“碳排放披露计划”基于它们温室气体排放的报告和气候变化策略评估的调查中的优越表现。气候披露领先指数通过披露它们对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的认识,以及它们适时采取的全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的质量和效率来展现其成员的杰出表现。
作为315个投资者共同体的代表,自2002年以来,“碳排放披露计划”每年都要向包括美林公司、高盛公司、美最大退休基金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和美国国际集团在内的世界最大的国有企业发送一份问卷调查表,以便从中得到有关气候变化使公司面临的风险与机遇的详细信息。
这些公司对问卷调查表的回答以及对其应答进行的分析将出现在“碳排放披露计划”的报告中,并发表在“碳排放披露计划”的网站上: www.cdproject.net。今年的全球FT500报告是由伊诺万斯投资策略评估顾问公司撰写的。而美国标准普尔500(S&P500)报告则是由风险矩阵集团撰写的。
每一份回答都将以气候披露和管理实践为基础进行分类和定级。在气候披露领先指数中披露的实践处于领先地位的FT500强公司包括惠普公司、花旗集团、可口可乐公司、沃尔玛连锁公司、苏格兰皇家银行、安联保险集团以及联合利华。美国标准普尔500报告的披露依据气候管理评价、减排量以及策略来鉴定公司等级,其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包括杜邦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纽约爱迪生联合电力公司、美铝公司、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以及美国3M公司。
福布斯财富500强(FT500)公司报告调查结果如下:
福布斯财富500强公司报告是基于英国金融时报推评全球500家最大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出的。该报告肯定了全球各大公司“在理解和披露其关于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机遇的地位问题方面所做出意义重大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强调了在气候意识和FT500强的行动间还存在着一个小小的差距。
* 推评的公司有77%对“碳排放披露计划”问卷调查作出了回应。
* 80%的回应者将气候变化视为它们生意现在面临的风险和机遇。
* 95%的认为气候变化有着商业风险的公司已在规定时间里实现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具体目标。
* 76%的公司报告声称正在实现温室气体减排计划,而在去年的“碳排放披露计划”第4个年度报告中仅有48%的公司如是说。这一趋势表明,大多数公司意识到了改善碳排放行为可以使它们名利双收。
标准普尔500报告的调查结果:
此项报告发现,许多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公司虽然也正在评估气候变化和发展应对策略,但总的来说,它们的结果不如国际FT500强公司。例如:
* 56%的S&P500公司对“碳排放披露计划”的问卷调查作出了回应。
* 较机遇而言,更多的美国S&P500公司将气候变化视为商业风险。
* 仅29%接受调查的公司已在规定时间里实现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具体目标。
* “碳排放披露计划”第5个年度报告在全部S&P500公司所涉及的10个工业部门的反馈率还是得到了提高,与以往的50%相比,今年工业部门的回应率达到了90%。这表明,美国工业已经到达了一个提出这个重要问题的引爆点。
尽管在两项调查中反馈率和披露质量都有所上升,但这里仍存在少数公司,它们既不热心于气候变化问题也未能通过“碳排放披露计划”回应投资者问卷调查来进行披露。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公司是不会在其商业策略中考虑到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的风险或机遇问题的。
“碳排放披露计划”首席执行官保罗·狄金森称:“投资者将逐渐将良好的碳管理作为优良公司管理的标志。我们的投资者正在将披露的质量作为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以评估一家公司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随着‘碳排放披露计划’数据信息在告知投资者有关一家公司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回应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通过‘碳排放披露计划’数据信息不断进入公司促进其管理,‘碳排放披露计划’所涉范围也将得到无限地扩展。”
始建于2000年的“碳排放披露计划”是一个独立的非赢利组织,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质量信息推动公司与投资者间的对话,从而能够对气候变化作出合理的回应。“碳排放披露计划”是纽约捐赠咨询公司Rockefeller Philanthropy Advisors公司的一项特殊计划,它的定位是"501(c)(3) 组织" ("501(c)(3) 组织"通常指非盈利性组织)。这个投资者组织不是一个法人实体,“碳排放披露计划”也没有权威代表参与者的名义发表任何其它声明。
英文原文链接参见: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07-09/cdp-gcc092007.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