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瞭望》:极端气候事件的全球责任
Eedu.org.cn 作者:尚前名    资讯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3
 

  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和更加极端的自然灾害,正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在全球注视下,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定于12月3日至14日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主要讨论《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到期后,全球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约1万名代表承诺出席会议。

    此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称,气候系统的变暖已经在全球大气和海洋平均温度上升等观测结果中得到明显体现,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带来一些“突然的和不可逆的”影响。

    11月初,潘基文先生飞抵南极乔治王岛,成为首位登上南极的联合国秘书长,此行目的也是出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切。在智利南部了解冰川变化和臭氧层空洞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后,潘基文还到巴西亚马孙丛林中就气候变化问题实地调研。

    在11月21日召开的第三届东亚峰会上,温家宝总理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中国政府的看法和主张。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冲击下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12艘船只失事或遇险,有4艘沉没,其中3艘断成两截,超过3000吨重油泄入海中,7000吨硫磺沉入海底;此外,至少有3人丧生,23人失踪,12公里长的海岸线受污染,3万只海鸟死亡……11月1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风暴“光顾”了连接黑海与亚速海的刻赤海峡,造成近5年来世界上最严重的海上生态污染事故。

    “一风未停,一风又起”,在亚洲,一场中心附近风力超过14级、最高风速高达每小时240公里的强热带风暴,11月15日晚间席卷了孟加拉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截至11月23日,灾难已造成3199人死亡,近2000人失踪,68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23.1亿美元。

    不仅仅是飓风,暴雨、洪水、高温、干旱、龙卷风、沙尘暴等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近年来频繁出现,而所谓“百年不遇”的气候灾害在10年之内一再发生。

    仅仅在今年上半年,南亚的洪灾已经让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国3000万人流离失所,大面积农田、房屋被洪水冲毁;英格兰和威尔士经历了自1776年以来降雨量最大的五六月份,大水造成6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德国则经历了从极度干旱到洪水横行的巨大转变;在欧洲东南部和俄罗斯各地,六七月间的温度纪录不断被刷新;5月份的大浪吞噬了马尔代夫68座岛屿,阿拉伯海地区出现有记录以来的首次6月飓风袭击。

    正如世界气象研究计划组织主席奥玛尔·班杜先生所言,“2007年上半年是一些极端气候事件活动异常频繁的一个时期。”而英国著名救援组织乐施会11月25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20年内全球发生与气候相关的灾难数量增加了3倍。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起天灾,而现在这一数字已增至500起。此外,据联合国统计,因极端气候频频袭击地球,上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导致20多万人死亡,财产损失上千亿美元。

    祸首是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IPCC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得出的主要结论已经给出了答案。

    专家表示,“很可能”意味着至少有90%的可能。相比较而言,完成于1990年的第一份评估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1996年完成的第二份评估报告中指出,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2001年公布的第三份报告认为,更新、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归因于人类活动,有66%以上的可能性。

    “报告的结论很有说服力。”徐影的话直截了当,“而所谓受人类活动影响,说白了就是人类的活动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

    以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二氧化碳为例,从地球上无数烟囱、汽车排气管排出的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其余大部分被海水吸收,小部分被植物吸收。有实测资料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记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仅仅从1958年到1970年这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就从310ppm上升到320ppm。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科学家麦克洛克伍德与瑞士全球辐射研究中心的克劳斯弗洛里斯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分析了1985年起20多年来太阳活动及其释放出的能量、宇宙辐射强度等可能影响地球温度的因素,并与同一段期间地球平均气温变化作比较。结果发现,近20年来,在地球气温不断上升的同时,太阳释放的能量是呈现衰减的,这就是说,“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实际上过去20多年里太阳活动在起着相反的作用。”

  “减排”背后的利益博弈

    既然“人祸”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解铃还须系铃人。因此,人类近年来开始检讨与反省,并共同讨论如何应对。2007年,气候之风吹遍了许多重大国际会议。八国峰会上,各方在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所达成的协议,被认为是此次峰会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全球气候变化首次成为讨论的焦点;而在第三届东亚峰会上,气候变化也是核心议题之一。

    作为前期国际气候谈判标志性成果的《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到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着如何规划“后京都”时代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以及如何确定各国的“减排”义务等敏感问题,开始进行艰难的利益博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前夕,一向对“减排”十分冷淡的美国总统布什,出人意料地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表示将邀请全球十几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从今年秋天开始举行一系列会议,并争取在2008年年底前共同设立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而一向被视为“减排先锋”的欧洲,更是借八国峰会之机“逼迫”美国妥协,同意“认真考虑”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50%的建议。

    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指导性文件的IPCC第四份气候变化报告指出,各国政府可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延缓全球变暖趋势”,其中列举的许多措施如征收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税、制定更高的排放标准和更严格排放限制等,也都是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增加,的确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且目前的情况确实也比较严重,因此‘减排’肯定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之所以如此关心温室气体排放,甚至想把‘减排’作为各国的一项义务,决不仅仅是因为气候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刘军(刘军新闻,刘军说吧)红副研究员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一方面,发达国家是想主导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想借此改变现有国际秩序的某些规则,并且在新一轮规则的制订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减排’或者是依靠技术进步,或者是依靠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或生产规模。如果是依靠技术,则涉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新技术节能减排的效果虽好,但实际应用的范围很有限。如果国际上将‘减排’通过某种安排确定下来,则必然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技术实力存在巨大差异,大部分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因此无疑有利于发达国家主导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并为它们的相关产业提供稳定的市场。”

    “如果是依靠后者,则必然导致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纵观当今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特点,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恰恰是主要依靠‘双高’产业,一旦承担‘减排’的强制性义务,则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对此类产业的依赖度较低,因此‘减排’不会对其经济产生太大影响。”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尚前名)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