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后京都”时代 各国减排怎么算?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天府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3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今日召开,将讨论“巴厘岛路线图”,以迈出解决“后京都”问题第一步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今日在风景如画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这次大会能否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创造机遇,引起世人关注。
  全球最“热”话题
  气候变化是今年最“热”的全球话题之一。今年1月开始,从世界经济论坛、欧盟首脑会议、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到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联合国大会,一系列国际会议都将气候变化作为重要议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6月任命了3名气候变化问题特使,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一直关注气候变化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还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后京都”怎么办?
  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1997年,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又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但是,《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截止于2012年,如何保证此后人类减排温室气体的努力不会中断?这就是近来频频见诸媒体的“后京都”问题。
  绘制新“路线图”
  巴厘岛会议可能是解决“后京都”问题的一个契机。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问题特使韩升洙认为,本次会议不可能彻底解决“后京都”问题,但各方有可能就未来“后京都”谈判中所涉及的领域以及达成最后协议的时间建立共识,这就是所谓“巴厘岛路线图”。绘出“巴厘岛路线图”,将是解决“后京都”问题的第一步。
  绘制“巴厘岛路线图”的最主要障碍,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一些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对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它们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却并不积极。
  ●面面观
  美国成了“孤家寡人”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发达国家现在还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我们(美国)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澳大利亚,”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他参与制作的环保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这样说。11月下旬,澳大利亚工党在联邦大选中获胜,并承诺新一届政府要立即签署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这一下,美国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彻底孤立了。
  印拒不接受减排建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1月27日发布了一份名为“与气候变化作战”的《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第一次给发展中国家提出减排目标。28日,一向对环境问题不太表态的印度一反常态,公开质疑这份报告,认为其体现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严重不公”,并表示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限制将很可能会让印度消除贫困的目标变得更加艰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建议,发达国家到2020年要减少1/3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要减少80%的排放;而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要减排20%。但以印度为例,印度人均1.2吨的排放量减少了20%,即使美国人均20吨的排放量减少80%,也还是比印度高许多。因此这种减排的指标分配,对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公平。
  中国一直在主动减排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博士表示,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尽管人均温室气体的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还是提出了单位GDP能耗2006年至2010年降低20%的硬性指标,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编制出温室气体减排的国家方案,自愿作出减排,可以说,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正在做出积极贡献。
  代表中国参加巴厘岛大会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29日表示,中国今年1-9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数据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综合新华社、环球时报)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