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新气候制度框架的四大悬念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9
 

  编者按:“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制度框架何去何从,能否对全球变暖作出有效努力,将取决于以下四个悬念的解决:

  12月4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与会者在席间交谈。当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入第二天。大会准许与会者从今天开始不用穿正装出席会议,以便节能环保。新华社记者段卓力摄


  悬念之一:谈判2009年能否完成?

  《京都议定书》从批准(1997年)到生效(2005年)共耗时8年。若不是2004年俄罗斯的及时批准,《京都议定书》很可能“半途夭折”。因此,对于“后京都”时代第二阶段减排义务的谈判,也不可忽视其复杂性、艰巨性与长期性。

  目前,《京都议定书》共有189个缔约国参与。从过往经验看,由于缔约方众多,各方关注点不同,利益分歧严重,导致谈判效率低下。能否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大会上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减排的全面规划,是后“京都”时代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围绕着种种敏感问题,各国之间将迎来艰难的利益博弈。

  悬念之二:美国选择孤立还是加入?

  美国的立场关系到新减排规划是否到位。美国很早就表态说,不会签署呼吁强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任何协议,巴厘岛会议召开前仍拒绝作出明确减排承诺,并试图撇开联合国,沿自己规划的方向推动减排。这种撇开联合国的做法,必将削弱有关国际气候制度的影响力,并可能导致联合国的努力走向分裂。

  但是,有迹象表明,随着美国各州政府温室气体限排政策的推出和2008年总统大选的到来,美国的态度可能随着新总统的选出而有所改变。

  悬念之三:减排是强制还是自愿?

  《京都议定书》的最大缺陷是没有监督与惩罚性机制。《京都议定书》总共28条,但没有一条是有关违约的惩罚机制,这就给缔约国的违约留下了可乘之机。

  在就《京都议定书》的“后续版”展开谈判时,是坚持自愿原则,还是加入强制性条款,是目前缔约方的最大争议与分歧所在。从过去7年的实践来看,无约束力的协定不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悬念之四:如何规定发展中国家的减排?

  《京都议定书》规定,2008年~2012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发展中国家无须承担任何义务,豁免期截至2012年。

  随着谈判议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性的加强,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如何履行减排或限排义务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议题。可以说,“后京都”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发展中国家将承担起减排温室气体的责任。至于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具体如何设置,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的焦点与难点。

  小资料:

  新闻分析:遏制全球变暖迎来“后京都”时代

  广州日报:各方需要就“后京都”谈判中所涉领域以及确定最后协议时间达成共识,制定具体的遏制全球变暖的“巴厘岛路线图”,作为解决“后京都”时代问题的第一步。

  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盘点各方立场

  新华网消息: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司长苏伟8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对本次大会各方的立场进行了盘点,并批评了部分西方媒体曲解《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的行为。

  IPCC主席肯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新华网消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7日说,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非常清醒,而且采取了一切可能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未能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

  中国青年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8日在北京发布《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认为发达国家未能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呼吁发达国家在2050年至少实现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80%。国际观察:聚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新华网消息: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2月3日在风景如画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气候问题关系到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次大会能否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创造机遇,是世人最为关注的焦点。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