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最新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全球变暖已是不争事实”,并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潜在恶果进行了更多描述。
报告认为,全球变暖现象可能90%源于人类的活动。1970年至200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70%。报告预测,至本世纪末,全
球气温可能上升1.1至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至59厘米,纽约、孟买和上海都有可能被淹没。如果气温上升1.5摄氏度以上,全球20%至3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如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至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全球变暖将导致气候灾难更频繁、更猛烈,“未来水世界”的场景和干旱缺水的困局会同时出现。
IPCC的最新报告讲述了一个人类工业化以来的“盛世危言”,语调更为明确,描述更为“恐怖”。这似乎应了中国“天道好还”的古话。数百年来,人类无止境、无节制地攫取大自然亿万年内蓄积的能源,并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现在,老天爷还以全球的气温上升。
对IPCC报告的预测,或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无人可否认“全球变暖是不争事实”这一说法。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正相关联系,也是相当明显的。在某种意义上,全球变暖已不只是“远虑”,而且是“近忧”了。
人类的工业化进程是和碳能源的利用同时到来的。地球碳能源的蓄藏是有限的,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而且增长迅速。这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渐明显。最近石油价格的飞涨,从本质上说,也是这种矛盾的市场反应。传统工业化方式出现了内在与外在的严重矛盾和后果,或许,人类应该进入一个“工业化反思”的时代。
IPCC的这份报告将成为今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指导性文件。面对这份文件,各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将进行痛苦的抉择。(黄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