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召开期间发布调查报告表示:气候变化祸及南极、破坏亚马逊森林,并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报告称,南极半岛的升温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而辽阔的南部海洋的变暖迹象一直深至水下3000米。生活在南极大陆的4种企鹅正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压力。全球变暖使它们丧失了抚养后代的珍贵场所,而由于全球变暖及捕捞过度的共同影响,也使得其他企鹅的食物越来越缺乏。
西南极半岛的海冰(由海水形成的冰)覆盖面积比26年前减少了近40%。这直接导致了颔带企鹅的主要食物来源——磷虾的大量减少。食物减少使企鹅幼崽无法生存,一些群落里帽带企鹅的数量因此减少了30%~66%。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巴布亚企鹅的身上,过度的捕捞几乎断绝了它们的传统食物来源,它们只能越来越依靠数量锐减的磷虾维持生命。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世界上最大最健壮的企鹅——帝企鹅的部分种群数量已经减半。越来越暖和的冬天以及越来越大的强风,意味着企鹅们不得不在越来越薄的海冰上抚养它们的幼崽。很多年来,海冰的过早破裂已经使很多企鹅蛋和幼崽在能独立生存前被夺走生命。
而另一份名为《亚马逊的恶性循环》的报告则指出:亚马逊地区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严峻后果,气候变化给南美洲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到2030年,亚马逊地区的森林退化将释放555亿到969亿吨的二氧化碳,其最高值超过全球温室气体两年排放量的总和。农业的发展、牲畜数量增加、火灾、干旱以及伐木都将对亚马逊55%的热带雨林造成明显甚至严重的毁坏。如果未来降水量如科学家预测的那样减少10%的话,还会有额外4%的森林被干旱所毁坏。此外,亚马逊的毁坏也将打破全球气候系统的稳定性。
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研究中心高级科学家Dan Nepstad表示:“亚马逊森林对于全球气候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和低估的,它不仅对整个地球的降温意义重大,还拥有足以影响一些大洋洋流的大量淡水水源,更重要的是这里存储了大量的碳。”
在本世纪中期,全球变暖事实上将很有可能使亚马逊地区的降水减少超过20%,尤其是亚马逊东部,当地的气温升高将超过2摄氏度,甚至高达8摄氏度。
WWF全球总干事James P. Leape说:“南极洲的食物链,包括企鹅和其他物种的生存,都与海冰未来的命运紧密联系。各国都应力图促使工业化国家承诺更进一步的温室气体减排,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南极,更为了保证整个地球的健康。”
WWF气候变化分析员Karen Suassuna说:“我们仍然可以停止亚马逊地区的破坏,不过我们需要来自发达国家的支持。是否能够成功保护亚马逊,关键在于发达国家能否尽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
WWF全球气候变化项目总监Hans Verolme表示:“未来在京都议定书体系下达成的协议必须包括减少森林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关措施,对亚马逊森林的保护一旦失败,不仅是居住在亚马逊区域数百万居民的灾难,同样将对全球气候的稳定性造成灾难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