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持久性污染物已成人类健康“隐形杀手”
Eedu.org.cn 作者:姜晨怡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30
 

  本报讯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奥立佛•琼斯和朱利安•格里芬在1月26日出版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中指出,环境污染将会引发全球范围的Ⅱ型糖尿病大暴发。为此他们呼吁科学家进行更多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与Ⅱ型糖尿病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

  持久性污染物是一种包含毒素的化学产品,大多存在于杀虫剂或其他化学药剂中。它们对自然环境下的生物代谢、光降解、化学分解等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难于被分解,因此可以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介质中存留数年甚至数十年或更长时间。在该杂志中他们引用了大量研究数据,证明当人体血液中的持久性污染物尤其是氯元素含量升高时,其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患者体内相对缺乏胰岛素的疾病,与Ⅰ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却大打折扣。目前全球约有1.71亿人受到Ⅱ型糖尿病困扰。

  琼斯博士说:“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表示它们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一旦证明这两者之间确实有联系的话,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可能非常严峻。但事实上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他们呼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证实持久性污染物是否真的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为截至目前为止,大多数关于糖尿病的研究都更多关注基因及肥胖症对疾病的影响,几乎没有人注意环境因素如污染对疾病的潜在影响。

  在该篇论文中,琼斯他们引用了近期一位同行的实验结论,证实被试者体内血液中持久性污染物含量偏低时,即使他们处于肥胖状态,其患糖尿病的几率也很低。也就是说,高含量持久性污染物与肥胖相比,会大大加重人们患糖尿病的风险。琼斯建议使用细胞培养或组织培养的方式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便于下一步研究预防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方法。

  持久性污染物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指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了。很多威胁人生命的疾病都与其有关,如癌症和出生缺陷等。由于其难于降解,它们会长期存于人体血液中。早在上世纪40年代,杀虫剂DDT对鸟类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让人们对DDT亮出了红牌。2001年春天,联合国环境署通过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限制12种化学物质的排放,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