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英淑)2007年10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暨邱式邦院士从事植物保护科学研究七十年庆典在京举行。据了解,50年来,植物保护研究所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多项国内外重要科学研究项目;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为国家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1957年8月成立,50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以及农业安全生产发展需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建所当初的3个研究室,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个研究室、1个国家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监测中心以及3个科研中试基地,拥有2名院士,95名高级技术人员、34名博士生导师和7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设备优良的国家植物保护科技原始创新中心。
植物保护研究所在1992年和1996年由农业部组织的对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两次名列第一,1996年被评为“八五”全国农业基础研究十强研究所。依托该所组建的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1996年、2001年和2006年由国家计委和科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国家重点和部门开放实验室统一评估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在2002年和2006年农业部组织的部门实验室评估中均获优秀等级。
邱式邦院士是我国植物保护学科奠基者之一,是害虫生物防治的开拓者。邱式邦院士在对曾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生产的飞蝗、土蝗、玉米螟等重大害虫的防治研究中,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积极培育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向世界介绍我国的生防成就,引进国际成功的生防成果,对促进我国植物保护学科和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国际同行专家高度重视、全国广大植保科技工作者的崇敬和爱戴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
在庆祝大会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还主办了邱式邦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及全国从事植物保护科技院/所长联谊会,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植物保护科研单位的院/所长,欢聚一堂,共同为我国植物保护科技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