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殷磊)环东海域未来所构筑的城市公共空间中,有近90公里的海域面积,片区里的水利设施规划不可小视。眼下,通过建立环东海域外围的防潮屏障和内部排涝工程体系,环东海域的水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一系列水生态修复工程和景观建设工程也将构筑起一道和谐、美丽的滨海防线。
在环东海域同集片区长达7.5公里的海岸线上,六米多高、由模袋混凝土充灌而成的临时围堰像一道白色屏风,将海域与陆域隔离开来。这道围堰不仅抵御施工期间台风的袭击,巩固后方吹填的成果,还对于整个海域的环保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吹填尾水的排放起到很好的作用。
由于大面积的吹填,片区内的原有水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环东海域面临着很大的防洪排涝压力。针对环东海域吹填造地可能造成四个低洼地村庄受淹的严峻形势,市水利局和环东海域各建设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村庄不受淹、群众安全、工程建设少受洪水影响”的工作目标,认真研究制订了“高水高排、低洼蓄涝、自排为主、强排为辅、近远期结合”的度汛方案,以确保防洪安全。目前,各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已基本落实,并已在今年的台风季期间发挥出明显的作用。
作为环东海域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埭头溪整治工程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行洪、排涝、蓄水、灌溉等自然功能的保护和利用,它还要能提供游览休息场所,感受自然的游憩的功能,要具有改善城市形象,展现优美景观的美学功能。
建一处工程,成一道风景。在埭头溪整治工程景观设计方案中,计划改建6座挡潮排涝闸及2座节制闸。其中4座挡潮排涝闸既可排洪,又可纳潮,通过纳潮、蓄水、放水等,这一带的河流水体都将变成清水、活水。结合片区河道整治,未来的环东海域将呈现出香花摇曳、层林环绕、水岸悠悠的风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