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忠斌
夏季,从省城方向进入大庆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湿地初夏皆绿装,跌宕芦苇鸟深藏。小舟轻漾惊白鹭,菱叶浮水见鱼翔。”的全国最大的城中湿地景观。诗人笔下的龙凤湿地,读之令人心驰神往,游之令人心旷神怡。
为了保护龙凤湿地,大庆市始终进行着长期不懈的努力:定期补水、扩建污水处理厂、整治周边环境、搬迁湿地住户等。如今,龙凤湿地拥有76种鸟类、45种鱼类、314种植物。每到夏秋季节,芦苇摇曳,鸟羽振飞,市民和游客竞相来到这里,尽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龙凤湿地仅是大庆市建设生态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里拥有中国最大的油田,这座城市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深深地影响着共和国。她是一座能源城市,又是一座环保城市。在对自然的索取和付出之间,他们掌握了平衡的秘诀,丹顶鹤也喜爱这里。”在央视2006年度中国魅力城市颁奖盛典上,组委会为大庆写下的颁奖词对大庆生态建设给予了精辟的阐述。
如今的大庆,底色是草原和湿地;如今的大庆,天蓝、水清、草绿、云白,大街小巷整洁干净;如今的大庆,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
治百湖建百园种万亩林
近两年,石化总厂乙烯、金世纪生态园,龙凤区荷花塘等20个生态园相继完成,全市百余个生态园共同勾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城市景观图。黎明河、万宝湖等城区8个大型湖泊经过综合治理,水质清澈,成了鱼鸟欢快嬉戏的好地方。“百湖治理,百园建设”工程,为大庆建设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添了一抹亮色。
过去,大庆搞起绿化来,常会出现“栽一片,死一片”、“活人栽死树,死树气活人”的状况。的确,要在盐碱地上搞绿化,难度超乎想象。大庆市创新方法,采取买土栽树种草、换土养护等方法进行绿化,尽管投入增加了近百倍,但大庆打造绿色生态的初衷和决心不曾改变。几年来义务植树造林199.6万株,新增绿地260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西北风口”和嫰江沙地得到有效治理,共完成造林41万亩;以龙虎泡、霍家泡等十六个重点湖泡为主的围湖造林工程完成3.43万亩,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均取得显著效果。
完成百个治污项目
大庆市秉承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生态建设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环保净化工程: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建设环评;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整治毫不留情,通过强制审核、挂牌整治、限期治理等方法,使其实现达标排放;加大对市区内环境噪音和污染防控力度;投资2亿元,完成污染治理项目100个,并重点推进了石化分公司污染事故应急设施建设项目,炼化分公司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污染事故应急设施建设项目等,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在省内率先公布环境空气质量周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空气污染指数、工业污染源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等27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2006年,353天的空气指数达到优良。市环保局与城管局配合,对居民区内油烟、烟尘实施监督管理,取缔露天烧烤食品等行为,改善了居民区的环境质量,为市民创造了舒适、清新的生活环境。
封停百口致污油水井
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也是建设生态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庆人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油田工人掉着眼泪,一次性封停了可能对松花江造成污染的113口油水井,就为给子孙留下碧水蓝天。今年,大庆油田公司投入1.7亿元建设以油田主干道为核心的规模性、整体性生态绿化区域项目开始实施,此举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投资,项目建成后大庆油田将呈现井站绿树掩映、道路两侧绿树成行、油区绿意盎然的美丽景象。
“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一幅和谐自然的画卷已经展开,鸭妈妈领着鸭宝宝穿越湿地中间的马路,过往司机自觉停车的感人一幕,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大庆,这座湖在城中,城在绿中,蓝天、碧水、绿地交相辉映、适宜人居的北方生态园林城市,吸引着世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