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对城市建成区历时3天的全面检查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检查团在昨天上午召开的反馈会上认为,嘉兴市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过程中,整合了各部门力量,调动了全社会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嘉兴市各项绿化指标已经达到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标准。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德荣在反馈会上强调,各项绿化指标达到“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标准并不意味着生态环境建设的结束,还要不断地在现有的基础上,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使嘉兴的天更蓝、水更清、大地更绿。省绿委办主任、省林业厅副厅长陈国富,市领导徐士珍、刘冬生、朱伟、蒋唯民、陈越强、赵树梅、赵凯等出席反馈会。
通过对南湖区、秀洲区、嘉兴经济开发区共44个考评点实地检查,以及对部分市民的随机口头问卷调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检查团团长、军事科学院院务部部长聂世新代表检查团在反馈意见中认为,嘉兴市在城乡绿化工作和创建活动中,总结出了许多值得肯定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得力,通过组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形成了完善的创建机制和工作合力;高度重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确立了“一心、三环、三园、三楔、八带”的绿化大格局,确保了城市绿化建设由“见缝插绿”向“规划建绿”、“规模造绿”转变,实现了绿化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同步发展;结合城市自身特色,以大工程带动城市绿化的跨越式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城市绿化精品园区,并扩展了绿色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动力,创新形式,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引向深入,有效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绿化的积极性。
对照全国绿化委员会制定的创建标准,检查团认为,嘉兴市各项绿化指标均达到了这一标准。城郊绿化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先后实施了南湖名胜公园绿化、环城河渠绿化和八大水系绿化,建成了东、南、西三片城市楔形绿地,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生态建设的最大效益;城市街道、居住区、厂区、校园绿化成效快、品位高,这些地方的绿地率基本在30%以上,主干道绿化和新建居住区接近40%;新建工程项目实现绿化“三同步”,依照国家规定的绿化用地面积要求,与工程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工程项目交付使用的同时完成绿化任务,提高了绿化美化的使用效率;绿化规模大,保存率高,近3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无外来生物入侵,无破坏绿化成果和占用绿地的案件发生;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落实了管护责任单位和具体有效的养护措施,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使绿色文化得到了有效拓展,使生态文明得到了快速发展。
检查团对我市的绿化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检查团表示,要进一步加强绿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织机构建设,强化其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评比表彰四项职能;城市绿化要注重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民义务植树知晓率和尽责率,完善绿化管护、绿化知识普及的长效机制,巩固发展绿化成果。
陈德荣在认真听取了检查团的反馈意见后指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检查团的高度肯定,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全市上下要严格按照检查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把江南水乡的特色与水、绿充分结合起来,提高绿化水平;要进一步提升绿化的理念,加强社区的“垂直绿化”建设,并增加植物种类;进一步加强村镇绿化建设,通过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让农户房前屋后都成为绿化的一部分。
陈德荣强调,各项绿化指标达到“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标准并不意味着创建工作的结束,而是要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将创建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整个过程的一个平台和抓手。这些年,通过创建工作,嘉兴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不仅为老百姓营造了安居乐业的环境,更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切切实实的效益。因此,嘉兴有决心更有信心把创建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将绿化这一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更好地建设下去。通过创建来提高我们的绿化水平,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党的诞生地建设出最大量的“绿叶”,使革命圣地的“红”更红,也使嘉兴的天更蓝、水更清、大地更绿。[记者聂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