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过省专家组评审的《洛阳林业生态市建设规划》显示:到2012年,全市林地面积达到998.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建成林业生态市。
林业生态市啥模样?市林业专家说,可以用“三大区域”、“一个中心”、“多级支点”和“一网络”等关键词来概括。
三大区域
三大区域,即南部、西南部深山区,中部、北部黄土丘陵区,一般农区。南部、西南部深山区分布有大面积的天然林和飞播林,是我市森林资源分布的核心区,生态地位重要。未来5年将进一步加大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有步骤地实施生态移民、矿区修复,减轻生态压力。
中部、北部黄土丘陵区主要涉及孟津、新安、伊川、洛宁、宜阳等县大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低,是我市实施人工造林的重点区域。
一般农区沿河带状分布,农田、河滩面积大,堤坝多,土壤水肥条件好。规划在此营造高标准农田林网,大规模速生丰产林、堤坝防护林,建设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与时令鲜果为主的经济林基地。
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指城市区。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2.58%。规划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采取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搭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城区与郊区相衔接的绿化模式,构建“一环”、“一屏”、“一带”、“四组团”、“多色块”有机配合的绿化格局。
一环:环城防护林带。将在西南环城高速和二广高速沿线建设60米宽的环城防护林带,常绿树与杨树搭配。林带全长60.7公里,涉及宜阳、伊川、孟津、汝阳、涧西、西工、高新、吉利等县区。
一屏:北邙绿色生态屏障。东起二广高速公路,西至西南环,南至310国道,北接连霍高速,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6.7公里,总控制面积25万余亩。
一带:洛浦公园风光带。届时,洛浦公园将向东延长3.6公里,总长达到20公里,从西到东贯穿整个洛阳城。
其中,洛河北岸和南岸将分别建设起50米宽和30米宽的带状公园,以草坪为主,集堤面、阶地、水面为一体,融园林绿化、园林建筑、园林景观、大型广场、历史文化于一身。
四组团:4个森林公园组团。未来5年,周山森林公园将向西延伸,建成城市西南部的森林生态屏障;龙门山森林公园将扩建,增加750亩绿化面积;上清宫森林公园将逐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隋唐遗址植物园内将建设隋唐遗址牡丹园,汇集全国1200多个牡丹品种,建成我国牡丹品种最全、文化品位最高的牡丹园。
多色块:廊道绿化、城中绿岛。继续增加广场、游园、公共绿地等休闲面积,达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就有休闲绿地的目标。伊河、洛河、瀍河、涧河、中州渠、大明渠、防洪渠等“四河三渠”沿线的绿化率要达到95%以上。
多级支点和一网络
包括10个卫星城,即9个县(市)和吉利区以及全市143个乡(镇)和2980个行政村。其中,卫星城规划以廊道绿化、城中绿岛、城郊森林为主要建设内容;村镇绿化以庭院、村中道路(河渠)、围村林带为绿化重点,构筑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村镇生态系统,达到城乡绿化一体化。
生态廊道网络。对已初步绿化的廊道,要增加常绿树种和花灌木,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提高绿化品位和档次。通过5年建设,使全市所有廊道实现高标准绿化美化,建成景观廊道。
本报记者 石蕴璞 通讯员 王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