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蕴海)“十一五”期间,苏州要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围绕这一目标,突出生态优先,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市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理念。眼下,抓紧今冬适宜天气,加快植树造绿的热潮正在全市兴起。
根据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的目标任务,相应的生态绿化建设任务已经排出。首先,沿太湖、阳澄湖、东西山山体周边地段,要按照水生植物带平均宽度为100米、生态林带为200米的标准,全面抓好太湖和阳澄湖的生态防护林建设,在沿湖水面及浅滩恢复水生植物群落,营造以乔木为主的环湖生态防护林。沿路、沿湖、沿风景区的62个宕口近150万平方米的开采面在“十一五”期间也将进行整治和复绿。其次,要充分保护利用全市49.1万公顷的湿地资源,2007年全面启动的三角嘴湿地公园、荷塘月色主题湿地公园、太湖湿地公园、白洋湾湿地公园等项目,到2009年要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绿化带的建设将加快进行。老新村绿化改造也将按照计划每年逐步推进,1994年前建造的88个小区将逐步进行房屋、道路、绿化、管线、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治,按照350米服务半径的要求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绿化。
当下,冬季植树已成为新兴热点。市绿化管理站副站长陈英说,秋冬和春季都是比较好的植树季节,尤其一般落叶树的栽种、移植都选在冬天,因为此时落叶树处于休眠状态,有利于成活率的提高和今后的生长。而且,今冬的总体气温比常年偏高,并且雨水较多,与初春的气候条件比较接近,所以常绿树的种植也是比较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