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改善北京的大气质量,需要建立区域联动机制
声源:汤原
评述:徐琦
我补充
奥运会不仅只是北京的,也是我们国家的。要实现“绿色奥运”在大气环境方面的承诺,北京将在2007年面临挑战,同时也需要统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城乡环境统筹和跨行政区域的环境统筹。
专家指出,大气是流动的、是相互影响的,涉及区域环境的协调管理。因此,要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要建立区域空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区域污染联合防控制度包括污染源监管体系、污染源排放数据通报、空气监测数据通报、预警通报等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及省市间空气污染防控联席会议等。
目前,为加强2008年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协调北京周边的省市,拟成立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协调组,探索区域联合治理空气污染的新路。这个保障组的成员包括北京、山西、天津、河北、内蒙古5个省、市、自治区。
当然,要使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北京市的行动仍将占主导地位。北京市表示,要继续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积极改善能源结构,控制煤烟型污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严格工地管理,控制扬尘污染。另外,北京的环境治理也与市民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如平房“煤改电”和淘汰老旧车等问题。
声音:禁止秸秆焚烧要疏堵结合
声源:王猛
评述:徐琦
我同意
又到夏收季节。近日,北京周边省份焚烧麦秸产生的烟雾刮到北京,造成北京大气轻度污染。为此,农业部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
其实,为了制止焚烧秸秆行为,早在2005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民航总局联合制定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对禁止焚烧秸秆做出了明确规定。之后每年5月~6月间,北京周边各省也会下发通知,禁止焚烧秸秆。显然,仅仅依靠“堵”的办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
专家表示,之所以秸秆焚烧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农户对焚烧秸秆的害处认识不够,对秸秆综合利用认识不足,只图省事省力。而现有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经济效益不显著,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同时,综合利用技术投资回收周期长,对社会资金吸引力不强。
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焚烧秸秆,一方面可以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持交通、民航畅通运行、防治大气污染,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几年,全国农业、农机系统积极探索秸秆利用途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直接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养畜”、“压块制粒”、“生物腐熟”、“秸秆气化”、“培育食用菌”和“制造工业原料”等利用技术,为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