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史文通宋柏松
一座城市,如果能与奥运会结缘,对于其发展而言,不啻一次重大的机遇。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渐临近,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处处洋溢着喜迎奥运会的浓浓氛围:不经意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那可爱的笑脸就会映入眼帘;驱车行驶在马路上,“同迎奥足赛,共创文明城”的大幅公益广告常常会一闪而过……
“协办奥运会,给了秦皇岛市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良好契机。我们要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每一步,努力用奥运名片书写城市名片,用奥运品牌打造城市品牌,用奥运精神升华城市文明。”秦皇岛市委书记王三堂的一席话,道出了全体港城人的心声。
奥运竞技场,文明大舞台。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秦皇岛市大力塑造城市人文精神,力求把热情、文明、和谐的魅力形象展示给世界
这些天,为应对奥运志愿者选拔的激烈竞争,先盛里社区的杨佩丽老人正积极参加“奥运英语奶奶说”培训。2008年奥运会期间,秦皇岛分赛区需要900来名志愿者,报名应征者却已有7000多人。杨佩丽说:“即便不能成为正式的志愿者,我们也要自发组织一支银发志愿者队伍,哪怕为游客指指路,也算为港城的形象添彩啊!”
“奥运连着你我他。”如今,自觉提高文明素质,为奥运会尽一份力,已成为秦皇岛人共同的心愿。
奥运竞技场,文明大舞台。市民的热情、文明,既是“人文奥运”的应有之义,又是办好奥运不可或缺的“软件”。作为协办城市之一,北京奥运会期间,秦皇岛市将接待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参赛队员,来自各个参赛国家的球迷、记者数量也相当可观。如何办好奥运会,把港城人最美好的形象展示给世界?
热情友好、彬彬有礼的市民,是一座城市的温暖所在、魅力所依。秦皇岛市广泛开展了“以礼待宾客,用爱暖港城”活动。市直机关工委制定机关文明待客公约,制发文明待客礼仪知识光盘、学习资料,印发《日常接待实用英语手册》,推行文明用语“双语化”,在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中深入开展公务礼仪和外事礼仪教育;全市中小学校纷纷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征文和演讲比赛,促进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全市106个社区利用市民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全市10万余名市民、3.5万名机关干部、4万余名中小学生、2万名进城务工人员接受了文明礼仪教育。
摒弃观赛观演陋习,争做文明观众。6月10日,奥运会足球比赛秦皇岛赛区办公室、秦皇岛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启动了全民奥运英语大讲堂和文明观赛活动。据悉,该活动将用一年时间,通过邀请有关专家举办音乐会、歌舞剧、戏曲等观演知识讲座,在全市各大高校、社区、服务窗口开展奥运英语培训、奥运英语竞赛、文明球迷评比、青春微笑行动等,宣传奥运知识,提升市民文明观赛观演水平。
"OneWorld,One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句奥运口号,浓缩了多少人对和谐奋进的期待和呼唤!为促进城市的人际和谐,秦皇岛市广泛开展了"文明使者"评选活动,每月评选"感动秦皇岛的十件文明事",每年评出"十大文明秦皇岛人标兵",在全市营造了浓浓的热心公益、关爱他人氛围。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秉承"绿色奥运"的理念,秦皇岛市大力建设"绿色港城",享誉中外的"夏都"更绿更洁更美
蓝天,绿地,碧海,金沙……六月的港城,处处展现出醉人的风景。
从获得北京奥运会协办权的那一天起,秦皇岛人就牢记着"绿色奥运"的目标,坚定地履行着承诺:展示给世界一座"绿色港城"。
奥体中心所用的建筑材料是绿色环保产品,酒店宾馆的餐具都是环保达标的,就连奥组委工作人员所用的名片,都是用再生纸制作的……
"绿色奥运",又岂止局限在运动场内、工作人员身上!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几年来,秦皇岛市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虽然行政审批的门槛一降再降,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的作用却丝毫没有削弱:全市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100多家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五小"企业被依法关闭;因环境污染而被婉拒的投资额超过30亿元。如今,全市86%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实现了达标排放,每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产值的耗水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绿色,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3年来,秦皇岛全市增加高科技企业58家,研发高新技术产品84项,共有12项计划列入国家科技产业化计划。去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512件,专利授权304件,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省之首。今年3月31日,秦皇岛市同名列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富士康科技集团签约。未来三年内,富士康集团将投资10亿多美元,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端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在北戴河建设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发中心秦皇岛分部和PCB(印刷电路板)研发基地。无疑,这必将进一步推动该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为"绿色港城"提供重要支撑。
生态环境是城市形象的具体表现,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06年,《绿色秦皇岛规划纲要》正式实施,秦皇岛市向着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并向国家生态园林城的目标发起冲刺。几年来,城市生态环境大为改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连续四年超过350天,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7000个/立方厘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9%,绿地率达到36.8%,到2008年,人均公共绿地可达12平方米;2006年,秦皇岛市清洁海域面积增加27平方公里,几近绝迹的比目鱼、黑鲈鱼等8种鱼类重新回到了蔚蓝色的大海……享誉中外的"夏都",如今更绿更洁更美。
绿色,已深入港城市民的生活。目前,全市节能住宅已达595万平方米,其中3项住宅工程被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确定为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建筑节能率达50%以上,处于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