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和深圳市政府的相关领导,以及地产、建筑、节能环保等业内200余名中外专家出席了论坛。
与会专家认为,在目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须摒弃过去大拆大建的做法,采取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的集约型开发模式。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武涌在论坛上就透露,2007年,建设部拟出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制度”、“建筑能效标识制度”等6大建筑节能政策。
节能环保已成焦点问题
据了解,“中外绿色地产论坛”是关于绿色地产的理念、实践与发展趋势的年度国际性论坛,其目的在于给行业管理部门、开发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在绿色发展领域加强各方面的国际间合作。该论坛为行业内学术水平最高的会议之一。
与会专家称,建筑业是人类迄今对自然资源、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如何在建筑领域内解决好节约资源问题,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受到威胁,如何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观,节约能源、适应城市生态和气候状态的人居环境,应该是目前建筑业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在建筑领域内解决好节约资源问题,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此次论坛发言嘉宾都是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对绿色建筑有着深刻的理解。
作为宣讲循环经济的公益性年度国际会议,主办方希望会议唤起公众的环保节能意识,共同建设和谐美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家园。
基于以上考虑,承接前两届论坛的主题,本届论坛将主题定为“绿色建筑、循环经济”,旨在从多个方面研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是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朱中一在题为《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为目标,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演讲中,从绿色住宅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作了阐述,要求开发商应慎重对待各项节能技术,避免被不适当的炒作所影响。他同时表示,建筑节能不是靠某几项新技术,而是靠科学的设计,科学的运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亿,在《建筑节能技术的适宜性分析》的演讲中称,各项节能技术都有其使用条件,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状况和外在环境综合分析,例如对于深圳所处的南方地区,外墙保温不是建筑节能考虑的重点,弄不好有时候还会增加建筑能耗,深圳建筑考虑的重点应该是遮阳和自然通风。江亿表示,对于建筑节能,各级决策者应根据实际进行分析,使各项政策和补贴有利于真正实现节能,这样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武涌在《中国建筑节能管理制度创新研究》的演讲中称,目前正在制定中的建筑节能政策,将从“如果抓好新建建筑的节能”、“怎么能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做起来”,以及“如何在建筑工作中推进我们的节能水平”3个方面入手,形成全面的制度。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