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du.org.cn 作者:李士龙 尚…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23 |
|
再生金属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原生矿产资源,还可大大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一个国家再生资源的利用水平,标志着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年来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2006年中国再生金属产量达到453万吨,占10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1917万吨)的24%。在我国有色金属总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所占比重有了较快增长,企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结构也有了较大改善。 据了解,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已涌现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比如,上海新格有色金属集团再生铝产能达到50万吨、宁波金田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再生铜产能达到40万吨,安徽华鑫铅业集团再生铅产能达到20万吨。 再生铝市场进入整合原生公司参与废铜回收 有色金属行业是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而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对缓解这一问题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再生有色金属生产的能耗远远低于前者。 以再生铝为例,再生铝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不足工业平均能耗的1/3,不属于国家控制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再生铝不仅与电解铝相比,具有能耗低、环保的优势,而且与其他产业相比,仍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2007年1月,上海新格有限公司成功收购福建省漳州灿坤熔铝厂。这标志着中国最大的两家再生铝工厂实现合并,而中国的再生铝市场也进入了整合时期。作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上海新格有限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采用废铝预处理技术和设备,企业有效减少了熔炼铝渣,提高了铝的熔炼回收率。目前,上海新格吨铝油耗从原来的100~110公斤/吨降至80~90公斤/吨,降幅达到25%。企业还采用了13套大功率布袋收尘器处理粉尘,粉尘排放浓度为4~7.2毫克/立方米,仅相当于国家规定标准的1/20(国家标准允许排放浓度为100毫克/立方米)。 2005年,上海新格还自主开发了铝灰渣综合利用系统,以清洁的方式回收铝渣中的金属铝。企业还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发了用铝灰生产棕刚玉等耐火材料的技术。再生铜生产不仅可以大量节约能源,而且可以降低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过快开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综合利用废铜中的其他有效成分,将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限度。 江铜集团公司下属贵溪冶炼厂是我国第一家采用闪速熔炼技术的铜冶炼厂,在企业的3期改造工程中,引进了先进的倾动炉技术处理废杂铜,确保了生产过程的安全、环保、高效和节能。通过技术创新,目前企业适用倾动炉处理的废杂铜平均铜品位由设计的94%下降到90%。新建的30万吨铜冶炼工程,除20万吨是采用闪速炉处理铜精矿生产矿铜外,其余10万吨是利用转炉吹炼余热和引进的卡尔多炉处理废杂铜生产的再生精炼铜。鉴于卡尔多炉对入炉含铜物料适应的广泛性,进一步扩展了废杂铜的品级范围,以利于原料的采购和资源的充分利用。贵溪冶炼厂新的30万吨铜冶炼工程建成后,江铜废杂铜的年处理能力将达到35万吨。如果计算与香港长盈控股合资在广东清远建设的阳极板工厂二期工程建成后形成年产10万吨的再生铜生产能力,预计至2009年,江铜利用废杂铜生产的高纯阴极铜将达到45万吨。 从\"三废\"中再生冶炼金银再生铅缓解我国原生铅资源不足矛盾 与前面单一的再生金属生产不同,有300多年金银产业发展历史的湖南省永兴县,已经从当初的仅能在“三废”中再生冶炼金银,发展到目前能够综合回收金、银、钯、铋、硒、碲、锑、铂、铟、镍等20余种稀贵有色金属。 据了解,在永兴县内没有任何含金银等贵重金属的矿石资源,这个县完全是通过市场机制,利用全国的废渣、废料、废液等为原料发展金银产业。因此,这一产业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通过建立联系紧密、运转灵活的企业内部循环和企业之间的循环模式,全国各地流入永兴县的“三废”原料,基本上被各种金银企业的循环利用“吃干榨净”,每年可再生循环利用“三废”资源60万吨以上。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产业在国家没有任何投入的条件下,累计为国家创造税收8亿元,生产白银1.1万吨,黄金70余吨,其它金属120余万吨。2007年,永兴县预计可产白银2000吨,黄金7吨,其他有色金属16万吨,实现产值9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9%。永兴县金银产业特别是白银产业在全国占有相当优势,2006年这里的白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强,直接影响着全国的市场价格。 作为《巴塞尔公约》的签约国,我国承担了不进口污染环境的固体废物的义务,禁止废旧蓄电池等含铅废料的进口。因此,大力发展再生铅产业将是缓解中国原生铅资源供应不足矛盾的重要措施。 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再生铅和铅合金生产企业之一,现已形成年产再生铅6万吨,年产铅及铅合金10万吨、年产再生塑料粒1万吨,年产硫酸钠副产品1万吨的生产能力。 从1995年开始,金洋公司就在企业内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通过采用废旧铅酸蓄电池自动破碎分选设备,公司将蓄电池中的铅、铅化合物、废硫酸、废塑料分开,单独处理,减少了物料进炉量约20%,同时约40%的铅金属部分不需要进入高温冶炼系统,即约50%的再生铅的冶炼温度从1300℃降为500℃。通过用富氧燃烧技术代替空气助燃冶炼,公司可以减少30~40%的燃料消耗,并产生更低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烟气和烟尘量60%以上。除此之外,公司还用连续生产法替代单炉单元式作业生产精铅及铅合金;通过余热利用技术,企业将烟气中的余热转化为蒸汽在工序间循环利用。 通过这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金洋公司再生铅的综合能耗由479.6千克标煤/吨铅降为160.3千克标煤/吨铅,单位产品燃料消耗由445.8千克标煤/吨铅降为130.8千克标煤/吨铅。 加强监管,实施圈区管理中铝、江铜、云铜等大公司都有所作为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三大废旧金属循环利用加工中心。国内废旧金属主要集中在湖南汨罗、河南长葛和山东临沂等三大回收交易市场,这些废旧金属集散地由单纯的回收集散功能开始向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此外,宁波镇海金属加工园区、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江苏太仓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台州再生金属园区和福建漳州再生金属园区等进口废旧金属拆解园区建设加快并形成了相当的生产能力。 实行“圈区管理”是我国对进口废金属拆解行业管理的方向。国家环保总局在2006年又批准了河北文安、山东烟台、广西梧州、广东江门和肇庆等地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同时,一些规模企业相继建设了大型铜、铝等再生金属生产基地,如中铝在青岛建设了20万吨再生铝项目,江铜、云铜分别在清远建设了10万吨再生铜项目。 随着部分在建项目的投产和政策调整对产业发展的促进,有专家预计第四季度产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全年再生金属总产量将突破520万吨,占主要有色金属消费量的比例将超过25%。与生产原生金属相比,预计2007年全年再生金属产业将节能2912万吨标煤、节水18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0亿吨、减少SO2排放48万吨。 有色金属供应不足成制约因素再生金属行业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十一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的节能减排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再生金属产业的发展也会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据了解,在“十一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的生产能耗要有不同程度下降,在减排方面也有具体的目标。在氧化铝方面,总回收率要达到82%以上,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0%以上,而工业废水要全面回收循环使用,实现工业废水的“零排放”。在电解铝方面,废气的集气效率要大于98%,净化效率要大于99%,排氟量小于0.9kgF/t-Al;电解质、废阳极、废槽衬要实现100%回收无害化处理并加工利用;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率应不低于95%。在铜冶炼方面,回收率达96.5%以上,硫的捕集率达到97%以上。在铅锌冶炼方面,铅冶炼总回收率达到95%以上,粗铅冶炼回收率达到96%以上,总硫利用率达到94%以上,硫捕集率达到96%以上。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基本态势是:铜资源严重不足;铝、铅、锌、镍资源保证程度不高,对国外依赖增加;钨、锡、锑由于过度开采,资源保证程度不容乐观,优势地位在下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是小矿多、大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单一矿少;难选冶矿多、易选矿少,由此造成选冶流程长,工艺复杂,其直接后果是,能耗高、水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再生金属与原生金属相比,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将大幅减少,再生铜、铝、铅、锌的综合能耗分别只是原生金属的18%、4.5%、27%和38%,再生金属产业已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和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有色金属工业将主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开发和推广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等重要举措实现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目标。 [李士龙 尚辉良] (本文作者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再生金属分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