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8日,在以“发展循环经济共享和谐成长”为主题的大型环保项目———蒙牛生物质能沼气发电厂供电暨《蒙牛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仪式上,全球最大的畜禽类沼气发电厂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畜禽类沼气发电厂,同时也是中国乳业第一个大规模的沼气发电厂,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年发电量可达1000万度。
据蒙牛总裁杨文俊介绍,蒙牛沼气发电项目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其关键技术及设备从德国引进,沼气发酵罐、发电机组及储气罐从德国和奥地利引进,采用德国沼气发酵计算机集中控制管理系统,实现了全自动运行,这在我国大型畜禽养殖场尚属首次。在杨文俊的介绍下,以蒙牛澳亚国际牧场为核心的集种植、养殖、生产、生物质能发电、有机肥良性循环为一体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一一展现在与会者的面前。
据了解,目前蒙牛澳亚国际牧场现有存栏奶牛10000头,新建成的沼气发电厂可实现日处理牛粪280吨、牛尿54吨和冲洗水360吨。该项目可日生产沼气1.2万m3,日发电3万千瓦时,每年生产有机肥约20万吨。其直接的经济效益为:向国家电网提供每年1000万千瓦时的电力;有机肥出售市场,种植高档菌类植物;所生产的中水全部用于园区绿化供水与灌溉牧草;发电产生的热能将用来维护牧场的日常供暖等项目。同时,该项目下一步将集中在蒙牛乳业集团国内的其它生产基地进行推广应用。而按照《京都议定书》的相关条款,荷兰的一家碳交易公司也已初步与蒙牛集团达成了购买协议。
“蒙牛沼气发电项目是中国乳品行业首个畜禽类粪便处理综合项目,具有‘很强的示范价值’与‘经济利用价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官员在蒙牛“加速中国可再生能源商业化能力建设项目———大型沼气发电技术推广示范工程”挂牌后表示,“该项目不仅为中国乳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世界养殖产业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标志性项目。”
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副司长表示,环境保护与商业利益的协调,是现代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环保已经成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绕不开的壁垒。如何将绿色行动转化为一种可以赢得回报的投资行为,让环保产业成为企业道德优势之外的一个真正的竞争优势,将是未来企业崛起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蒙牛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整个中国乳品产业寻找可持续发展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此次发布会上,蒙牛董事长牛根生还代表企业发布了蒙牛成立以来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这份报告系统地陈述了蒙牛的社会责任观,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蒙牛成立8年多来在企业成长、食品安全、产业链、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各方面的思考与实践。而将企业责任报告与沼气发电项目同时发布,这一举动一方面表明了蒙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也让外界进一步了解了蒙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定位。正是在这种责任意识的带领下,短短8年内,蒙牛迅速成长为中国乳业第一品牌,销售收入与纳税额数年保持三位数的增长速度,并联结奶农300多万,累计收购鲜奶800万吨,目前日均收奶量已超过万吨,创造就业机会100多万个,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超过230亿元,仅2006年发放奶款就达2亿元。国务院能源办综合处处长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自身的健康盈利责任,更包括对产业圈的良性发展责任,对环境的维护责任以及对社会的公益责任。”
这份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和资料表明,蒙牛乳业集团创业8年来之所以能一路领先成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归根结底源自于其发展理念上的始终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