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在这次展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环保企业带来了最新研发的环保设备和产品,水处理、垃圾分类、大气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的环保设备都引起了观众们的极大兴趣。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副司长罗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参加了开幕式。
记者在现场看到,鱼缸里有一节节绿色入水草般的“绒布条”正在飘动,鱼儿正在“水草”中活泼游动。“不要小看这‘绒布条’,其实它是一种PV制品,是微生物的生态基,利用它的分子独特特性可以吸附各种微生物前来普通的水中生活,使一潭死水变成活水。”工作人员介绍,利用这种人工水草,鱼缸甚至可以十年不用换水,而它在黑臭河道的治理中也相当有效。
上海地铁中新型的环保生态厕所曾经引起不少市民的担心,隐隐飘出的异味令人敬而远之。在这次的展会中,记者看到一种最新的KOT厕所污水处理技术,利用复合菌群的“通吃”功能,可以使“五谷轮回之物”完全消化,不产生异味。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最新技术已经在浦东大道的两个流动厕所试验成功,有望在其它生态厕所进行推广。
在加油运输过程中,低沸点的组分会从石油产品中蒸发出来,变成油气,更可能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跑到空气中去,污染大气环境。一台冷凝法油气回收的装置目前也已在江苏进行试验,通过冷却的方法降低油品温度,使其变成液态汽油达到回收目的。“我们正在进行环保的审核,有望很快在上海进行推广,使我们的大气环境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