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水处理 >> 资讯正文 | ![]() ![]() |
|
||||||||
中水系统为何在贵州“遇冷”?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谢龙智 资讯来源:金阳时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6 | ||||||||
有关资料显示,仅贵阳市而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每年不到700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每人每年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而随着城市的发展,用水需求会越来越大。据预测,贵阳市城区(不包括三县一市)2010年需水量达173万吨/日,缺水60万吨/日,2020年需水量将达222万吨/日,缺水93万吨/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贵阳市居住小区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多方面的用水量都将逐渐加大,因此生活污水实现循环利用,是建设节水型居住区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在小区启用中水系统,节能降耗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据估算,一个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日用水量600吨左右的小区,安装中水设备后,每天可节水约200吨,一年下来,可节水7.3万吨,节省水费10万余元。 “虽然中水系统对节约型社会有着积极意义,然而现在基本上没有哪个小区采用这一系统。”高国富总工程师说,贵阳市曾有一楼盘考虑建设一套生活区中水回用设备,但是最后没有进入实质操作,其他居住区虽然也提出类似口号,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这套系统。 中水系统为何在贵州“遇冷”?高国富总工程师分析说,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开发商意识没有跟上等因素外,还与投入成本密不可分。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先期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设备,后期在设备维护及正常运行方面的投入也较大。房开企业如果在小区采用该系统,增加的成本投入势必“羊毛出在羊身上”,提高房价。 因此,要推行节水型居住区,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让购房者、房开企业认识到中水系统的功效,另一方面还需在政策、法规方面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规范。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没有相关资讯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