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中外记者访问北京平谷新农村关注生态环境
Eedu.org.cn 作者:李惠子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23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 李惠子)“高速路通了,环境会不会被破坏?”“如何控制游客数量?”……站在北京郊区10个“最美乡村”之一的北京市平谷区挂甲峪村的公路旁,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制片人阿莉最关注这些问题。

挂甲峪村村委会主任张朝起回答说,“不会影响生态,高速路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旅游富民”,“2007年村里共接待5万多名游客,每天接待量不能超过2000人”,“村里主要是有机水果,不使用农药、化肥”。

“要控制数量,不能来太多人。”阿莉就挂甲峪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时说。

作为北京奥运新闻中心“百姓发布”系列活动,40余家中外媒体的记者22日来到距首都中心区约70公里的挂甲峪村,参观这一“北方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的良好生态保护状况。

平谷区区长邱水平说,平谷是北京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现有果树面积40万亩,产品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于北京市东北的平谷区人口42万,是京津两大城市的重要节点,在北京建县最早,是规划中的首都新城。

邱水平说,作为京津高速路第三通道的京平高速路6月即将通车。“届时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前沿地带的平谷,地理位置将更加优越,将成为北京东部的门户和枢纽”。

记者们还关注当地农民生活的变化,清洁能源的使用,如何发展生态旅游和环保旅游等。邱水平说,平谷正努力打造以旅游接待为主的服务型新民居,“新民居寿命是传统民居的5倍,采用新型保温节能建材和太阳能采暖,大大节约了农村冬季燃煤,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污染排放”。

“新农村普遍采用风能、太阳能发电照明,农民使用生物质气炉烧水做饭,使用现代化通信设备,同样享受到了城市的便捷。”他说。平谷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位居北京市第一,拥有载入吉尼斯记录的22万亩世界最大桃园。

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记者布鲁诺·拉弗洛说,这里是中国保护生态努力的一个很好展示,以果业为主导的农业让这里非常富有,只有保护生态才能持续发展,否则经济发展将停滞。

“对于居住在城市的人来说,这里完全是另外一种经历。这里进行的保护生态的尝试非常吸引人,也可以推广。”曾于1977年、1978年、1979年作为意大利乒乓球队队员来华接受中国教练训练的拉弗洛,30年后再次来到了北京。

他此前了解的中国农村都是问题很多,城乡差距大,而这里却不是他脑海中的中国农村景象。他很惊讶这里普遍使用太阳能等设备。“清洁能源是世界的未来。”他说,意大利也有类似“提供早餐和床位”的生态旅游。

不过,像挂甲峪这样的村庄还只能代表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一种“模式”,中国的不少农村仍然贫穷落后。改变它们的面貌,需要中国政府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付出艰苦的努力。

韩国《东亚日报》的边映昱从1993年起已经是第7次来中国了,但访问北京郊区农村还是第一次。边映昱认为,这里的农村“很干净,很开放,发展快,比十年前的生活好很多”。

边映昱关心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韩国的很多民众对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不了解”。他还拍摄了很多农民笑容的照片。“他们的笑容很灿烂”。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