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州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新农村,构建和谐新家园”这一目标,致力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办公厅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等领导来该区考察、调研时,对该区重视农村环保、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宣州是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区委、区政府突破传统,更新理念,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突出的位置。遵循“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原则,宣州区从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入手,实施镇区道路硬化以及主要路段的美化、亮化等,集中力量,全面整治,使镇容镇貌焕然一新。2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编制并实施了新农村环境整治规划。以“三清四改”工作为契机,引导30个整洁型示范点农民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积极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由于引导有方,示范点农民自发建设新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30个整洁型示范点共筹资360万元,投劳16000多个,铺设村庄水泥主干道30余公里,示范点村内道路“户户通”已完成95%。210个清洁型示范点建设全面展开,国道、省道沿线的清洁点已完成“三清”任务,清理公路沿线长度达200公里。水阳、狸桥、洪林、新田等乡镇20余个清洁点建设,已朝整洁型示范点标准迈进。
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宣州区不断探索新理念、新模式,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用生态理念发展农业。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农药、化肥,向无公害、绿色、有机产业发展。五星、金坝等11个乡镇建立了30个沼气项目建设示范村,通过发展沼气,人畜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沼渣、沼液用于果树施肥,初步形成“猪—沼—果”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发展香菇生产中,溪口镇将废菌种重新加工成可用基质棒,积极发展以稻草、秸秆为原料的食用菌生产,控制木材消耗量,使资源的开发利用趋于科学合理,该镇因此被授予宣城市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并被推荐为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点。华栋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山场散养商品鸡的方式,解决了用地紧张问题以及规模化养殖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问题,还提高了商品鸡的肉质品质,提高了产品的经济价值,所产肉鸡和“山中鲜”牌鸡蛋,畅销本地和苏浙沪市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朱桥、养贤等乡镇,推广种草养螺技术,采取立体养殖新模式,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实现了单位面积产出的新突破。
为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突出知名品牌,宣州区组织编制了覆盖宣木瓜、水东蜜枣生产全过程的9个地方标准。全区共有大米、黄酒等25个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宣丰、大圣公司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华栋公司生产的绿色食品“山中鲜”土鸡严格按标准投放饲料,产品优质安全,深受市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