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广东 >> 正文

广东如何顺利实现“双碳”目标?这些策略很关键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南方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1/23
摘要: 11月10日,在广东省政协“广东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策略”界别协商会上,10多名省政协委员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就我省实现“双碳”目标的困难挑战和对策建议深入交流,达到了咨政建言、凝智聚力的效果。


“我们迫切需要推动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取得创新突破”“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等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11月10日,在广东省政协“广东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策略”界别协商会上,10多名省政协委员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就我省实现“双碳”目标的困难挑战和对策建议深入交流,达到了咨政建言、凝智聚力的效果。


以“双碳”为牵引推进系统变革

省政协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广东“十二五”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23.9%,“十三五”期间下降22.35%,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以约5%的碳排放和7%的能耗占比支撑了全国约11%的经济总量。从目前控碳减排的显著成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来看,我省在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

但在经济中高速增长时期实现碳达峰,这对广东来说仍是一个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的挑战。调研组认为,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在推进“双碳”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全国多地也提出了明确的双碳目标和路线图。“应及时规划建立清晰可靠的近期碳达峰方案和远景碳中和路线图。”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仇荣亮建议,积极开展地方碳中和路线规划,统筹推进能源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低碳农业发展等工作,促进减“源”和增“汇”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碳减排既是气候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涉及能源、经济、社会、环境方方面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薛晓峰在会上指出,要统筹考虑能源安全、经济增长、社会民生、成本投入等诸多因素,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持续推动理念转变、技术变革、制度创新、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突破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须。多名委员建议,提高减污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为了满足广东未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转型,需要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省政协委员、中科院广州分院副院长马龙隆分析认为,我省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还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建议充分利用材料、能源、信息、化学化工、生态等领域的科研成果,突破太阳能、风力、生物质、地热能与海洋能发电,规模化储能、先进输配电等一批关键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场景,切实构建起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着眼更好构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省政协专题调研报告指出,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平台,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科技创新。要持续深化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系统谋划粤港澳低碳科研联合攻关体系,采用择优委托、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方式,签订“军令状”,探索建立适应颠覆式创新的研发组织模式。

谈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省政协委员、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肖斌建议,加大对新能源车船的支持推广力度,深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汽车产业体制改革,促进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升级,更好在交通领域实现碳减排。

形成社会各界碳减排合力

“碳中和可分为能源碳中和、资源碳中和两大类。而实现碳中和的总体思路包括节能提效,减少碳排放;植树造林,提高碳汇等,很多工作都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许旋建议,幼儿园、小学阶段通过科学课程向学生开展知识科普,中学考试命题融入绿色能源相关原理知识,大学阶段进一步加强对在相关专业和课程中深化知识教育,指导学生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材料应用开发。

委员们建议,要协调调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民间机构等社会力量资源,积极参与节能减碳实践、监督。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提出,应进一步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碳减排,有序引导广东碳市场扩容,有效衔接企业碳配额分配方法和“双碳”目标要求。探索设立相关低碳基金,引导社会多元化资金助力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发展。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