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将纳入国际框架
Eedu.org.cn 作者:卞晨光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30
    本报纽约8月28日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首届“食用动物遗传资源国际技术会议”将在瑞士的因特拉肯召开。会议期间,国际社会将讨论并通过一份保护食用动物遗传资源的行动计划,拟就未来人类在食用动物遗传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以及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工作重点,制定出相关策略。

  食用动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一个重要而又独特的组成部分。它虽然在物种多样性中占很小的比例,但在遗传多样性上却非常重要,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生产资料,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相关的保护措施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将正式推出一份题为《世界食用动物遗传资源状况》的报告,该报告汇集了169个国家的数据,记录了全球食用动物遗传资源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各国管理这类资源的能力。在这份首次推出的国际性畜禽多样性评估报告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分析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多样性状况和资源管理能力,包括多样性的起源与发展、利用和价值、分布与交换、风险情况和面临的威胁、有组织育种和保存规划,以及制度、政策和法律框架等,并对整个生产体系的需求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强化资源利用和发展所需的手段和方法。

  联合国粮农组织说,过去7年中,每个月至少有一个品种的食用动物灭绝,目前尚有20%%的牛、羊、猪、马和家禽品种面临绝种的危险。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畜家禽市场的全球化导致人们对产量的过分追求,饲养者不得不在生产过程中更多地利用高产品种,品种多样性遭到破坏。该组织指出,高产品种未必是最佳品种,因为每个生物品种都有其优缺点,因低产而被淘汰的品种很可能在营养含量、抵抗疾病和对环境的适应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该组织强调,人类必须尽力保护遗传资源的多样性,以便后代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有更多的选择。这对于提高粮食保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国际机制,对动物遗传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实施有效的管理。[记者卞晨光]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