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20日讯 中原网-郑州日报报道:( 记者刘俊礼文许大桥图 )11月18日,郑州黄河湿地迎来了90多只越冬大天鹅。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与往年相比,大天鹅“作客”黄河湿地的时间提前了近15天。
11月18日,记者在郑州黄河湿地花园口段发现分布区域十分狭窄的黄嘴白鹭,通过高倍望远镜看到黄河边湿地上一片水域内竟然聚了数百只白琵鹭和反嘴鹬、苍鹭、豆雁、大白鹭,绿头鸭以及大天鹅等珍禽混在其中,它们与蓝天、黄河相映成趣,成为湿地一道靓丽风景。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郑州黄河湿地是我国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点、繁殖地和觅食地。丰富的水草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鸟类到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栖息觅食,每年11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和“黄金季”。
从观测数据来看,今年在湿地保护区越冬的鸟类以雁鸭类为主。11月4日观测到的一群豆雁其数量达到了3020只,它们成群地在空中飞翔,在滩涂草丛中觅食,场面十分壮观。今年在此停歇和越冬的鸟类比以往数量更多,种群更大。据计算,各种水鸟达30多万只。
水鸟是监测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性生物。“百鸟翔集,有凤来兮”,说明湿地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水鸟减少,说明湿地生态差,水鸟栖息环境恶劣。林业专家认为,郑州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环境变好,是鸟类聚集郑州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