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物种王国着力编织保护网络
Eedu.org.cn 作者:刘萍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19
 
  据当地媒体报道,“平平”是一头10岁的雌性亚洲象,被人们发现时,它已身受重伤。10月1日接到报案后,西双版纳森林公安局、州自然保护局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尚勇自然保护区南坪村。经过多方援手,“平平”被安全护送到西双版纳野象谷亚洲象种源繁殖中心,在繁殖中心精心的照顾和治疗下,目前“平平”的身体正在慢慢恢复。
  对“平平”的拯救行动是云南省生态保护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国及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
  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逐步形成保护区网络
  核心阅读: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大多数比较珍贵的生态类型、原始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动植物物种以及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重点保护。
  1958年,云南省建立了第一个重点保护区——西双版纳勐仑自然保护区。随后,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并逐步形成了类型多样、分布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2006年,云南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92个,总面积336万公顷,约占全省陆地国土面积的8.5%,居全国之首。其中,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昭通大山包、丽江拉市海等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带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云南的物种多样,生物种类及特有类群之多居全国之首,而且多数是古老的孑遗植物和特有植物,其中珍稀物种资源占全国的67.5%,居全国第一位。在西畴县小桥沟发现了全球仅有的7棵桦盖木,在巧家县发现了全球仅有的36棵白皮五针松,而亚洲象、印度野牛、绿孔雀等23种野生动物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通过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使大多数比较珍贵的生态类型、原始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动植物物种以及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重点保护。
  为保护好这些珍稀物种资源,云南省各地利用植物园、动物园、保护基地等,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实行就地和异地保护,并开展了迁地保护和引种繁育研究等工作。
  1991年,在原国家环保局支持下,云南省建立了专门的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截至目前,这个中心已引种栽培珍稀濒危植物180余种。现在,云南已建成多家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中心和10多家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10多个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为主的植物园、树木园。
  在这种形势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继续朝着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发展。针对省域内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的特点,云南突出地方特色,制定了40多部配套法规和规章。西双版纳州、文山州等地区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西双版纳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文山州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一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制定了保护条例、管理办法,实现了“一区一法”。
  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爱好摄影的丽江市环保局局长李丽川对记者讲述了他到丽江市与迪庆藏族自治州交界的滇金丝猴活动区拍摄照片的亲身经历。
  李丽川说,就因为当地村民的保护意识较强,他几次前去都没有能拍到滇金丝猴。第一次去时,他刚进山,就遇到一位老乡,一听说他要去拍滇金丝猴,老乡立即摇头,并说没有当地政府的批条就不能进山,还要赶他下山。李丽川一再跟老乡解释,自己是利用业余时间拍摄,进山一次很不容易,还说了很多好话,但那位老乡就是不答应,最终还是把他赶了出来。此后在当地环保部门的陪同下,李丽川进了山,拍摄到了珍贵的照片。
  云南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通过采取这些有效的保护措施,云南省初步遏制了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的趋势,全省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绝大多数国家保护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云南境内的亚洲象已增加到250头左右,滇金丝猴增加到1000多只,黑长臂猿增加到400多只,黑颈鹤增加到1200多只。在云南数十年未见的印支虎也于一个月前在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被发现。
  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长效监管体制
  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
  核心阅读:目前,云南省虽建有相当数量的自然保护区,但面积早已不能满足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的需求。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物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困难,监管工作经费缺乏限制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虽然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生物多样性仍面临严重的威胁。
  这位负责人说,云南目前虽建有相当数量的自然保护区,但面积早已不能满足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的需求。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物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困难,监管工作经费缺乏,同时也限制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他说,以前,云南省曾对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其他保护区则几乎没有基建投资,即使有过基建投资的保护区,也因为投资规模小、建设标准低、建设年代久、年久失修等原因,早已不能满足保护管理工作需要。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剧了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过度垦荒、垦殖、超载放牧也使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受到影响,许多野生动植物适宜生境范围越来越小,还受到“岛屿化”、“生境破碎化”的影响。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云南省生态环境多样,使得外来物种极易找到适宜的生态环境,入侵并大肆蔓延的紫茎泽兰、飞机草、水葫芦等外来物种对云南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因盲目引进银鱼等10多种鱼种,云南1/3的鱼种日趋减少并濒临绝灭,湖泊鱼类濒危种更高达2/3。洱海原以大理裂腹鱼和特产鲤鱼为主,现在几乎全被外来鱼种所代替,滇池原产鱼类25种,如今只剩两种,基本被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所代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位负责人说,这首先是由于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生物资源是用之不竭,没有认识到动植物既是自然资源,又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缺乏统一、长效的监管体制,不完善的机制也制约了云南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开展。据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不是由统一部门负责。林业部门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角度进行管理,农业部门从维护农业物种资源角度而做出相应的规定,环保部门则针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制定办法,工商、海关等部门也按相关规则执行,结果就造成有的大家管,有的谁都不管,有的不知该不该管,不仅没能达到监管的目的,反而削弱了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管理。
  努力破解发展与保护矛盾
   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核心阅读:
  云南省的生物既有多样性的一面,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同时也有脆弱性的一面。再加上云南仍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不发达省份,全省资源型产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大,资源转化率低,因此,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
  云南省的生物既有多样性的一面,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同时也有脆弱性的一面。针对这个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今年12月,云南省将举办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会,按照“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总方针,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为载体,通过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格局中。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的同时,云南省将努力提升“组织协调、政策研究、行政执法”三种能力,实施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项目,推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目前,云南已展开全省自然生态现状调查,科学编制生态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区域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现已确定热带北缘雨林季雨林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寒温带针叶林区、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区、亚热带中部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区了四个优先重点保护的区域。
  据了解,云南还将优化整合全省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保障保护区保护功能完整,提高保护的质量和效益。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