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琦敏)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最近公布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小额基金资助项目中,中国保护海蛙、普雄原鲵等9个两栖爬行类动物的项目获得资助。
据悉,今年该基金共收到了110个申请书,从中国最南端海南岛的海蛙到最北端黑龙江的极北鲵,从五十年未被找到的普雄原鲵到新近被命名的太白山溪鲵,申请内容涵盖了中国两栖爬行类物种中的大部分濒危物种。
据参加该基金今年评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王跃招研究员介绍,两栖动物的防御、扩散、迁徙的能力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因此它们的生存状况是当地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指示器——当某地的环境遭到破坏时,最先受到冲击的正是两栖爬行动物。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的物种数量占世界的10%左右,并拥有数千种中国特有物种,两栖爬行类动物中有近一半是中国特有物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大量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而消失或濒危速率最快的正是这些不被人注意的特有小型物种,因为它们对环境破坏十分敏感,往往在人们尚未察觉的时候,就已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