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吉林频道9月5日电(记者齐海山、王晓明)日前,由联合国环境署中国白鹤GEF项目办公室组织的"东北松嫩平原白鹤等重要水禽栖息地需水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来自国家林业局、水利部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建议建立长效补水机制,维持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千万不要只重视生产用水而忽视生态用水,造成湿地生态环境恶化。
东北松嫩平原是中国以芦苇为优势种群的沼泽湿地重要分布区,是跨国迁徙鸟类特别是全球珍稀濒危鹤类,如白鹤、丹顶鹤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繁殖地。由于松嫩平原西部地处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加上人们对湿地的价值缺乏充分认识,忽视湿地生态用水,将原本进入湿地的水资源拦截用于农牧业生产用水,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功能的丧失。目前,东北的扎龙保护区、向海保护区、科尔沁保护区及莫莫格保护区等湿地生态退化严重,湿地生态的正常功能发挥受到严重影响。
专家们建议,为了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全球生态安全,政府有关部门应将湿地水资源管理与湿地恢复计划纳入松嫩平原相关流域的"十一五"水资源管理及中长期管理规划;应将湿地生态补水工程及运行费用纳入国家投资计划,形成湿地保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区管理的能力建设,建立湿地生态监测网络,为系统开展湿地生态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工作,推动全社会对湿地特别是白鹤等重要水禽栖息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认知度和广泛关注,提高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