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限量供水非长策 保护水源方治本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26
 
  人民网11月26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社评说,《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即将出台,确定东江沿岸城市及香港将实行定量取水。东江限量供水,可避免水源枯竭,但并非长策;改善水源及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推动沿江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治本之方。对于香港来说,虽短期内影响轻微,但长远而言,随着广东越来越缺乏安全用水,香港实难独善其身。因此,粤港应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好水源地,避免将来出现严重缺水的局面。

  社评说,东江是河源、惠州、东莞以及深圳和广州东部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并承担向香港供水的任务。东江受到污染或供水超过极限,后果十分严重。对东江实行水质、水量双重控制,可规范流域用水秩序,维护河流生态健康。

  但限量供水只是权宜之计,全方位保护水源方为治本之方。广东水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广东80%流经城市、城镇的河段已受到较严重污染,部分河流变黑发臭,甚至不适合农业生产使用,流经广州、深圳等地的河流已不能直接饮用。到2010年,广东全省需水缺口将达到17.77亿立方米,是2010年需水量的三分之一。到2020年,需水缺口量将接近全年需水量的二分之一。若污染状况持续,将来只能加剧限量供水,令情况更加恶化。

  香港与广东签订的东江水合约尚有一年才届满,加上香港水塘存水量充足,限量供水短期内对本港影响轻微。但随着合约明年届满,加上广东用水告急,估计明年续约时可能加价,加大香港成本和市民负担。更值得忧虑的是,随着广东需水缺口不断扩大,将来对香港的影响实难估计。

  粤港须未雨绸缪,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好水源地。广东应改善全省生态环境,尽快立法,严禁污染性行业在广东省水源保护区内兴建。对建在全省各个水源保护区内有污水排放的工厂,应全面限期治理。

  现时约有48,000多家港商在珠三角从事加工贸易。新加工贸易政策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及消耗大量资源的加工贸易企业,对在内地从事加工贸易的港商构成影响。粤港两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协助港商升级转型,适应环保要求。港商亦应与时俱进,加快提升减少污染的技术。粤港加强合作保护好水源地,有利保障两地供水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