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2月11日电(记者 肖思思)广东是著名的南国水乡。但是,最新的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数据表明,广东省目前水资源形势严峻。水质性缺水、水资源利用率低和城乡居民人均耗水量偏大成了"水乡"广东严重缺水的三大主要原因。
据广东省水利厅介绍,广东省水资源总量表面上看在全国属比较丰富,年均降雨量为1771毫米,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830亿立方米,年均入境水资源总量为2361亿立方米。但实际上,广东省水资源形势比较严峻,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数据表明,广东省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资源占有量,而另一方面,广东省年人均用水量为499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427立方米用水量。
据分析,三大主要原因造成了"水乡"广东严重缺水:
首先,广东水质性缺水问题已经浮现,水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广东省主要江河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仅为57.6%,城镇污水处理率仅为40.2%,大中城市河段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恢复能力不足,部分水库水质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生生态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珠江三角洲及粤东等地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已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
其次,广东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广东省水资源已利用量占主要江河可利用量的30%,其中最低的西江利用率仅为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7%,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5。
第三,广东省城乡人均耗水量偏大。广东省年人均用水量为499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427立方米用水量;城市、乡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分别为每日227升和每日147升,分别高于全国城乡人均每日212升和每日68升的生活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