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小小萤火虫遭受生命之劫
作者:陈媛媛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8/12 15:00:2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记者陈媛媛

调查

当地人野外抓捕萤火虫贩卖

你以为你在看萤火虫展,但萤火虫可能正在经历一场生命浩劫

2014年~2016年,守望萤火在某电商平台上分批、多次购买萤火虫,以鉴别其究竟是养殖的,还是野生的。

守望萤火跟踪调查发现,某电商平台上售卖的萤火虫的发货地点,集中在江西赣州、海南屯昌和云南西双版纳。相同地区发货的萤火虫亦有多种。各地的萤火虫供货时间同当地自然环境中萤火虫的出现高峰期较为吻合。

守望萤火对比了江西赣州、海南屯昌发货的萤火虫同当地野生同种萤火虫,发现不论是网购还是野生个体,只要来自同一地区,其分子生物学上的指标就高度吻合。水生的黄缘萤和陆生的边褐端黑萤,是贩卖的主要种类。根据他们鉴定,这些萤火虫的栖息地差异很大,无法放在一起饲养。

守望萤火还实地走访了赣州某萤火虫饲养基地,结果发现,这一饲养基地的萤火虫来自野外捕捉。贩子从农民手里0.5元一只收购,5元一只卖出,数量大的话,批发价格为1.5元。

所谓的“七夕萤火虫放飞”和“萤火虫主题公园”,举办方最多购买了几万只,对外却宣称10万只。

“你以为你在看萤火虫展,但萤火虫可能正在经历一场生命的浩劫。” 华中农业大学萤火虫专家、湖北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负责人付新华说。萤火虫发光特性,原本是繁殖期求偶行为的一部分,如果此期间遭到大规模捕捉,很可能影响其求偶和繁殖,对这一地区萤火虫种群带来毁灭性伤害。另外,萤火虫展览还可能传播疫病、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影响生态平衡等。

科普

让公众了解萤火虫

做科普不是不务正业,其社会价值并不比科研差

“这是斩草除根式的破坏生态。”在微博平台上, @寻萤者付新华 和@守望萤火 发出这样的呼吁,“萤火虫活体买卖的猖獗,源于巨大的需求和科普的缺失,我们需要加快脚步,让更多人了解、爱上和保护萤火虫。”

“我叫小新,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咱们一起去桂花林里,听蛐蛐歌唱。路边草丛,看蚂蚱蹦跳吧。” 以一只萤火虫的口吻来讲述一段段奇妙的旅程,并通过描述它们美丽而短暂的一生,来介绍萤火虫的种类、习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外文化等科普知识,这是付新华写的科普图文书。作为主人公,萤火虫小新的话语朴实,必然能够勾起大家童年关于萤火虫的点点回忆。

小小萤火虫,撬动大环保。付新华是我国第一位从事萤火虫研究的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由他发起成立的湖北省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通过发现与培养公民科学家,聚环保爱好者之力,普及萤火虫科学知识,共同绘制“全国萤火虫地图”。

“估计很多同行认为我是不务正业,科研水平低才被迫做科普。”付新华说。不少同行认为做科普降低了科学家的身份,是不务正业、哗众取宠的表现。他试图用自己的努力证明:科学家可以兼顾科研与科普工作,做科普不是不务正业,其社会价值一点儿都不比科研差。

车胤囊萤夜读,刻苦读书的故事很多人从小就学习过,那么,萤火虫聚集起来真的有那么亮的光可供读书吗?付老师将自己的实验过程记录在了《一只萤火虫的旅行》书中。

成都某公园放飞10万只萤火虫,吸引了大量群众。“漫天光点看起来浪漫,但萤火虫本身非常娇贵,离开产地很难生存,这样‘展示’的结果只能让它们死得更快。”付新华说。

保护

修复萤火虫栖息地

打造国内首个萤火虫生态保护园,唤醒公众环境意识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饲养(萤火虫)真的是很难,萤火虫在自然界是一年一代,3年~5年的时间才能把一种萤火虫的习性彻底摸透。中国现在常见的有100多种萤火虫,但是并不是所有种类都能饲养,有些根本没办法人工饲养。你看我研究了15年萤火虫,现在也只能饲养几种萤火虫。”付新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通过建造、修复萤火虫栖息地,复育本地的萤火虫,让萤火虫重新回来。让游客重新体验萤火漫天的美景。通过对游客进行萤火虫为特色的自然教育,唤醒公众的环境意识。这是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未来发展的路径。

去年,守望萤火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政府合作,启动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将大耒山打造成国内首个萤火虫生态保育园。

大耒山位于通山县厦铺镇桥口村,占地20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萤火虫资源。

守望萤火的团队清理了大耒山里8公里溪流中堆积了10年的垃圾,让小溪重新畅快地流淌。对村民进行环境教育,禁用农药和除草剂。今年,大耒山出现的第一波萤火虫高峰,三叶虫萤数量比去年增加了至少10倍,且呈网状分布,分布范围更广。

经过一年多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咸宁市大耒山萤火虫生态保育园今春萤火虫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出现“四月萤火满路飞”奇观。

大耒山生态保育园正式被咸宁市通山县列为重点发展项目。通过保护萤火虫,大耒山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农民从种植有机“萤火虫大米”上受益。当地还设立了萤火虫看世界生态旅游项目,游客不仅能观赏了美丽的萤火虫,还能品尝到的有机食品。接下来,当地政府将加大投入,在保护生态的情况下,拓宽道路,修建赏萤环线道路,修建护栏等基础设施,推进“萤火虫大米”精准扶贫项目。

今年,由SEE基金会、腾讯公益联合守望萤火发起“大耒山再现萤火满天”公募环保筹款项目。此项目旨在保护大耒山几十万只萤火虫,让那一片萤火不再熄灭。

除了大耒山,付新华和他的团队又为萤火虫找到了一个新家。2016年,守望萤火联合湖北省荆州洈水旅游风景区,进行萤火虫的栖息地恢复工作,调查洈水本地的萤火虫种类,恢复萤火虫的栖息地,并构建相应的景观与之搭配,打造萤火虫花海。他们计划在两年内打造出我国内地的首个半人工半自然的萤火虫景区,通过对游客进行以萤火虫为特色的自然教育,唤醒公众的环境意识,为环境教育提供范例。

未来5年,守望萤火将在中国建立10个萤火虫自然景观或者保护地。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流萤指的便是萤火虫。近年来,一些地方热衷于举办萤火虫展。七夕前夕,一些电商销售萤火虫生意火爆。商家在页面上一再强调是人工养殖,事实真的如此?近日,湖北省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守望萤火”)调查发现,网购萤火虫种类繁多,养殖可能性不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