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给生活做减法
作者:大C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18 13:06:4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大C

“世界上有两样最美好的东西,一样是孩子,一样是自由。孩子们应该享受自由自在的户外生活的权利。宝贝爱蓝天的宗旨,就是希望用我们的双手,为下一代创造一片洁净的蓝天。”这是民间环保组织“宝贝爱蓝天”发起人张玲玲说的一句话。

由她发起的这家组织,得到了许多父母群体的认可,自发捐款支持。他们的工作重心是衣物的回收、捐赠、再利用,以及提供系统化的课程倡导公众践行简约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减少对地球的消耗。

停止抱怨,行动起来

张玲玲曾在英国工作生活十年,曾在英国普华永道、投资银行和英国最大的一家基金公司从事审计工作,擅长运营和流程梳理。在发起“宝贝爱蓝天”之后,大家对她的评价是“敢作敢为,执行力强”。她自己坦言,“我喜欢有计划、有勇气地尝试和探索未知的领域。”

2014年11月,儿子在雾霾天里持续的咳嗽,让张玲玲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都在忧虑环境问题,但身为普通人,我们到底能做什么?衣橱里,有多少只穿了一次就不穿的大衣,有多少用了不到一年就换掉的手机,我们囤积了太多的墨镜、围巾、皮带、手套,而这些我们可能一年都用不到一次。”张玲玲说。

为此,身为妈妈,张玲玲选择停止抱怨,积极行动——关注环保领域,并全职组建“宝贝爱蓝天”民间环保组织,希望以自身行动对现状加以改变。

减少物质依赖,从简生活

“宝贝爱蓝天”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从人的需求出发,通过回收、再生等行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避免大道理灌输,并以女性参与为核心,用行动带动行动。组织创办以来,得到很多父母的支持,许多父母群体自发捐款,为“宝贝爱蓝天”的壮大提供了基础。

她们开发了“减择”课程,减择=减法+选择。减择理念基于西方极简主义和东方的断舍离禅学理论,提倡在做减法中提高选择能力,实践一种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张玲玲和同事们因势利导,倡导中产阶级尤其是30~50岁的女性爱物惜物,减少对物质的依赖和消耗,提升精神丰富度和生活质量,进而带动反消费主义的风潮。

“我们鼓励买少选精,买自己真正需要和喜爱的东西,买了后则长长久久地使用和爱惜。”张玲玲说。在她看来,爱惜物品的人会跟物品产生精神链接,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消费少了,消耗少了,天就会更蓝,空气会更洁净。

几个月的尝试下来,张玲玲的课程效果有趣又有效。学员们纷纷表示,上过实践课程之后,买东西慎之又慎,非必需品坚决不买。一些跨国公司也开始邀请“宝贝爱蓝天”去公司内部做定制减择课程,项目的可持续性逐渐彰显。

要重“立”,不重“破”

身为初创组织,“宝贝爱蓝天”也面临人员缺乏、资金配备不足等困境。但张玲玲并不十分焦虑,环保意识从有到无、从低到高是有过程的,随着社会总体教育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儿提高。

“为没有更快达到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太过沮丧,没有意义。我们不重‘破’,而重‘立’,相信每一个人环保需求的提高会直接且长期影响政策制定,企业行为和个人自身的环保行动。”张玲玲说。

对于未来发展,张玲玲很乐观。身在上海的她认为,在这样的东部大城市,大众受教育程度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环保意识形态走在全国之前,民众尤其是有孩子的父母、高知人群对环保有积极的兴趣和诉求,对空气、土壤和水质污染也有较好的认知和信息渠道。

让张玲玲欣慰的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她碰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有几位已经成了“宝贝爱蓝天”的专业老师,正共同积极地拓展环保项目,开始发挥巨大的团队能量。

在她看来,从个人的需求出发能爆发的主观环保能量,比道德谴责、外加监管和强加教育更具主动性和可持续性。“我认为,这才是公众环保教育的优选出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