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廖洪涛:乐施会“化缘”香港 行善内地 |
作者:喻尘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30 13:21:3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土化 大部分同事来自内地 记者:许多在内地的NGO都遇到过注册的问题,由于管理制度上的约束,很难取得合法注册,乐施会是否有这个难题? 廖洪涛:乐施会和许多国际NGO一样,虽然在内地已经开展工作很多年,并且设立了4个办事处。但是,我们一样是没有取得合法注册的。要有挂靠单位等条件的约束,让我们很难通过注册。 记者:没有注册会带来什么不便之处?工作不是还可以照样开展吗? 廖洪涛:一个约束就是我们不能直接接受内地的捐款。我们是设想能够在内地进行募集资金的,可是,内地的法律又规定了条款,我们是不具备募资的基金会条件的。我们希望的是内地人能够参与进来,捐款并监督我们的工作,这样才能让内地民众更加认同和接受我们。 我们曾经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过希望注册的意愿,经常会邀请国内部门到海外考察,也邀请他们到香港考察我们的总部,希望通过更多的了解互动,加深认识。 记者:据你了解,注册的困难有缓解吗? 廖洪涛:我感觉还没有松动的迹象,但有一些现象可以表明,政府部门肯定在做研究。 记者:听你介绍下来,乐施会大部分的工作是与内地有关的,是否有很多工作人员也是内地的呢? 廖洪涛:我就是从内地到香港读书,又在香港的NGO里锻炼成长起来的,应该说是有内地背景的。以前,乐施会管理层都是有海外背景的,在海外受教育,但现在有了变化,比如中国部有12个工作人员,其中的一半是内地人。 以前,国际NGO都是在海外培训人员,再派往内地工作。我们目前在内地的同事中,80%是内地的,在内地读书接受高等教育。还有,以前我们来自内地的员工在薪酬上与海外员工差距是很大的,目前这个差距也在缩小。我想,再有十年会抹平这个差距。 记者:香港与内地更紧密了,作为从香港来的NGO,与内地的关系也是更紧密了。 廖洪涛:我们一直在考虑乐施会在内地的本土化问题,我们希望得到合法的注册,我以前在绿色和平工作时,也考虑过绿色和平在内地的注册问题,可以将名字定为“中国绿色和平”。我们希望能够有资格募集资金,参与到更多的事情中去。中国政府可以放心的是,我们没有任何的宗教背景,是专门做以生计为本的扶贫等工作的。当然,我们也知道,政府也很希望NGO的管理规范化,这样才能知道NGO究竟是在做什么。 我们有一个中国发展基金项目,是专门为中国的项目募集资金的,香港每月有过万的固定捐款者为这个项目出钱。 记者:内地的NGO这些年来也在发展,政府在管理上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另外,随着经济也在发展,有人就说中国内地不需要海外NGO的捐助了,乐施会考虑过改变在内地的政策吗? 廖洪涛:我听说过世界银行减少了30%的对内地援助,但我们不会,香港乐施会成立之初就是为帮助内地贫困地区改善生活环境为工作之一的,不但不会减少投入,还会考虑逐年加大资金投入。 内地确实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也在考虑是否要把内地的经验介绍到海外去,能否把政府强、社会弱的NGO管理经验介绍给类似形态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增强,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大中国在海外的影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