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丝猴留住最后生存地
为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受伤
“自然之友”成立不久,便接到云南环保志愿者奚志农反映,德钦县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要砍伐那里1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而森林是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生存栖息地。
梁从诫当即通过“自然之友”中的媒体会员,在媒体上进行报道,并直接给中央有关领导写信呼吁,砍伐很快被制止,这是“自然之友”第一次成功介入具体社会事件。3年后,有关部门企图继续砍伐森林,在“自然之友”会员呼吁下,此事被《焦点访谈》曝光,滇金丝猴最后的栖息地终于保存下来。1998年,克林顿访华,梁从诫和“自然之友”把金丝猴母子合照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
真正使“自然之友”声名鹊起的,是他们介入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的行动。盗猎分子为了贩卖羊绒,经常在高原上追杀藏羚羊,使藏羚羊面临濒危。当地“野牦牛队”为保护藏羚羊,和犯罪分子进行长期搏斗。可可西里“野牦牛队”的动人事迹因“自然之友”将其与媒体牵线而顿时传遍中国。为帮助会员杨欣在可可西里建立“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梁从诫用“化缘”般的方式协助到处筹款。
在“自然之友”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的共同努力下,1998年末,他们为困顿不堪的“野牦牛队”筹集经费数十万元。了解到英国是藏羚羊羊绒制品的主要经销国,梁从诫趁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华前夕,致信布莱尔,希望他帮助打击国际藏羚羊及其制品的非法贸易,保护藏羚羊。布莱尔很快回信,表示“希望将有可能终止这种非法贸易”,并在访华时特意约见梁从诫。
在梁从诫的建议下,1999年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发动著名的“可可西里1号”行动,严厉打击盗猎分子。67岁高龄的梁先生带着“自然之友”向“野牦牛队”捐赠两部新型北京吉普和一部电台,他们亲赴可可西里去看望反盗猎的英雄们。回程路上,梁从诫乘坐的越野吉普不幸发生车祸,坐在前排的梁先生右肩脱臼,胸部挫伤,梁从诫却很少对媒体提及受伤经历。
梁从诫追忆“自然之友”往事时说,“NGO在中国解决问题不是沙龙式的,是有危险的。在中国做环保,在某种场合不是田园诗,有时候是生死搏斗。”
建议首钢逐步迁出北京
为保护北京古城而奔走
对生活居住的北京城的环境,梁从诫也充满关注。2002年,他前往当时北京仅存的自然湿地顺义杨镇汉石桥水库湿地考察。《最后的湿地》一文中,他写道:“从镇领导的交谈中可以感觉到,有人从本地甚至个人的利益出发,是恨不能早日把这片芦苇荡‘开发’出来,高尔夫球场也好,游乐园、度假村、钓鱼池也好,只要能赚来城里人的钱,怎么都行。”
数千年的北京文明史上,每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都想为自身生存谋取更多的资源,这本无可厚非,但从长远看,自然长久地过度奉献,终究会使其过度衰老、枯萎。对北京生存环境恶化的焦虑,始终围绕着梁从诫。
他1997年在政协会议上就提出《建议首钢停止2160工程并部分逐步迁出北京》的提案,但没有得到采纳。2001年初,作为北京市奥申委生态环境顾问的他重提此事。为此,他给时任北京市长的刘淇写信,“解决首钢对大气和水的污染,还有交通负荷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把首钢有污染的项目全部搬迁出去”。对此,北京市环保局复函表示,首钢“2002年以后要逐步停产污染严重的炼焦、炼铁工序,进一步压缩生产规模,最终要将所有炼钢、炼铁等热加工工序转移出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